第1721章 东约组织(第一更,求订阅)

东南亚条约组织,是十三年前在暹罗成立的集体防卫组织,总部亦设于曼谷。东约组织有九个成员——SEA、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暹罗、大马、菲律宾。

在东约组织成立后,由于大部分的成员国对军事事务的贡献极少,导致前者在这方面很快地就变得无足轻重,美国在组织内的成员资格为其在越南战争提供了依据据,但组织本身的响应协议却很模糊。

尽管当初西方国家组建东约组织的时候,曾有意把它发展成为东南亚版的北约。协调各成员国的军队,以达到集体防御组成一个西太平洋防御体系的目的。

但是跟北约不同的是,东约组织并未设立一支接受统一指挥的军队。顶多只是进行进行联合军事训练,仅此而已。

但与之相对应的是,东约组织的成员国在改善社会和经济等问题上,都取得许多进步,这些活动是SEA的国际开发署在这一框架内,促成资讯、文化、教育及劳工活动委员会监督实施的。

实际上,在过去十二年间,SEA通过东约组织加强成员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提高它们在国际上的威望及影响力和地位。

但是,李毅安的目标并不仅仅只是如此,早在当年加入东约的时候,心知其未来命运的李毅安,就制定了“田氏代齐”的策略。

就是取代美国在东约组织中的影响力,最终把这个美国构建的平台,变成自己的平台。

而美国和澳大利亚加入这个组织的目的,是获得参与越战的合适理由。

等到他们撤出西贡之后,可以让他们退出这一组织,而法国、英国也会相继退出,毕竟,他们并不愿意在东南亚承担任何责任。

在这种情况下,SEA就会成为组织中的龙头老大,到那时候,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调教这一组织,比如成立东约集团军,建立真正的集体安全体系,这是在军事上的,还有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整合。

东约……最终会演变成类似欧盟之类的组织。

当然,与欧盟不同的是,在这个组织中是有带头大哥的,其它也就是一群摇旗呐喊助威的小弟而已。

“现在进行整合的话会不会太早了一点?”

翻看着手中的这份报告,李毅安的眉头紧蹙,自言自语道:

“最好的时机应该是几年之后,是美国进行战略收缩的时候,”

美国的战略收缩也就是所谓的“撤离亚洲”,并不仅仅只是从越南撤军,按照当时的计划,美国甚至还会从暹罗以及韩国等国撤军。

说白了,美国就是想要通过这种不接触避免自己再次卷入战争的可能,在尼克松时代这只是计划,最终在越南推行了。

但是到了卡特时期,卡特政府是认认真真的开始推行这一计划,当时直接把韩国人给吓尿了。

为此韩国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挽留行动。

尽管,最终,美国没有撤离韩国,但是美国的这种战略退却就是自己的机会。

只要抓住这个机会就可以取而代之。

“东约……”

手指轻轻的在文件上扣击着,李毅安的心里反复盘算着取而代之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