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6章 大买卖上门(第三更,求订阅)

“部长先生,我听说你们还有意再建一座汽车制造厂是吗?”

之所以会这么问,是因为苏联品尝到了汽车制造的好处——不仅可以挣很多钱,让民众的储蓄变成工业产品,在这一过程中,国家的工业也得到了发展,钢铁、机械制造等行业都得到了推进。

再加上民众对汽车的需求,导致苏联迫切需要扩大汽车产能。于是也就是有了新建汽车制造厂的计划。

“是的,我们目前正在进行这个规划。”

作为汽车工业部长的塔拉索夫,说的倒也直接:

“我们更倾向于从菲亚特引进他们的技术,你知道的,他们的出价更低。”

这显然是为了谈判了,是为了增加他们的谈判筹码。

甚至塔拉索夫还特意说道:

“而且从意识形态上来说,他们更接近我们。”

这倒是实话,意大利现在仍然是左翼当政,和苏联的关系是非常不错的。

“意大利?他们的跑车还可以,普通的汽车嘛……”

李毅安笑了笑,说道:

“苏联需要的是适合苏联的汽车……拉达,是最适合你们的,而且部长同志之前说的话,也证明了这一点,伟大的苏联人民需要的是最好的产品!

我相信,我们SEA的汽车企业可以为你们提供最好的产品,同时,我认为,在付款方式上,我们所接受的也是极其灵活的,石油、天然气,还有其它的矿物。”

这个时候,李毅安又摇身一变成了一个推销员,能不推销嘛,这可是六亿美元的大生意。

一旁的柯西金,立即开口说道:

“阁下,目前,我们还在考虑引进谁的技术,当然,你们的汽车制造企业也在我们的考虑范围,毕竟,我们之前的合作是非常愉快的。”

“那当然,你知道的,柯西金同志,在所有的国家之中,只有我们愿意向你们提供最好的技术。”

李毅安说的既是事实,同样也不是事实,事实上——西方国家只会向苏联提供落后五到十年技术,而SEA却愿意提供落后两年左右的技术,当然了还是加括号(某些技术)。

“是的,这是事实,”

在柯西金的话音落下后,李毅安就抛出了一个颇有吸引力的优惠条件:

“如果苏联能以10亿美元引进SEA的汽车制造工厂,除了向贵国转让一座年产量不少于100万辆的大型现代化汽车工厂以及先进的汽车技术之外,我们还可以准备使用加拿大的施工技术免费为苏联修建一条从莫斯科到彼得格勒的干线公路。”

之所以会提出这个建议,是因为加拿大的气候与苏联相似,而SEA的建筑企业则在加拿大、挪威、瑞典承接了道路工程,对冻土的研究也算是非常深入的,而且得到了业界的认可。

“并且,我们还会向你们转让冻土公路的筑建技术。”

果然,柯西金心动了,苏联确实需要修建冻土公路的技术,这方面的技术苏联同样也落后于西方,哪怕是苏联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冻土带。

所以,在听到这个条件后,柯西金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获得西方冻土公路修建技术的机会,而且现在随着苏联的汽车工业发展以及汽车的普及,道路问题肯定是需要解决的,在这种情况下,冻土公路技术也就成了刚需。

SEA……他们在基础建设上,还是非常有一套的,要不然也不会获得瑞典、挪威以及加拿大等国的公路订单。

不过,虽然如此,柯西金并没有立即答应下来,而只是说他会向主席团报告,就这样李毅安的参观继续。

两天后,在李毅安返回莫斯科之后,他接到了一个电话。

“李!听说你要来看我!”

电话是赫鲁晓夫打来的,电话里的声音显得非常高兴。

李毅安回答道:

“是的,我的朋友,我说过,我们会再次见面的。”

“是的,我们一定会再次见面的,”

然后他说道:

“所以,他们给了我你的号码,我的朋友,我期待着与你的见面。”

“我也是!”

就这样,次日上午,在苏联官方的指引下,李毅安一行人乘车前往莫斯科郊外,到了赫鲁晓夫的住所。

虽然房子比不上原本的领导人别墅,但环境也还算不错,似乎是旧时代某位贵族的郊区别墅。

车队在别墅外刚一停下,李毅安就看到了熟悉的人。

“李!”

“尼基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