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必须要注意到的是,他们的很多机器设备都是受巴统禁运管控的,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是否会向我们转让这些设备呢?如果不转让这些设备的话,那么,我们是否有必要引进他们的技术?”
专家指出的问题确实是非常现实的,哪怕是他们拿出美元,黄金向西方国家采购机器设备也必须要考虑到巴统协议的存在。
自从美国设立巴统协议之后,苏联就很难从西方国家获得相应的技术和设备,即便是获得了也都是一些比较落后的技术。
“所以我认为我们更应该从意大利引进汽车制造厂,这并不仅仅是因为意大利更接近于我们,还有就是他们的机器相对落后一些,更适合我们进行仿制。”
这样的话要是说出去肯定会让所有人震惊的,因为——之所以拒绝引进,是因为对方的技术太过先进了。
是这恰恰也是苏联工程师们最务实的一面,他们并没有去盲目的追求先进,而是立足于本国的工业基础提出相应的建议。
听取了工程师们的建议,作为部长会议主席的柯西金,只是默默的点了点头,然后说到:
“我知道大家的顾虑是什么?之前在参观他们的汽车制造厂的时候,在看到他们使用的工业机器人时,我确实是非常震惊的,而且担心他会夺走普通工人的工作。但是——”
话音稍微顿了一下,然后柯西金继续说到。
“我们必须要看到工业机器人必定会成为工业生产之中不可或缺的机器设备,而且我们也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如果有机会的话,能够从这里获得更加先进的工业机器人,一定将有助于我们的研究。
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和他们进行谈判谈判引进他们的设备。你怎么看?”
将目光投向一旁的汽车工业部长科西金问道。
“我也这么觉得,尤其是他们的工业机器人技术是非常发达的,如果我们能够引进相应的机器设备,在苏联进行仿制的话,这不仅可以弥补我们在工业机器人上的落后局面,而且这些设备还能够在国防工业中得到应用。”
就是苏联式的典型思路,为他们在引进每一种机器设备的时候,都会考虑到这种设备未来能不能不能在军事工业上得到应用。
“既然如此,那就和他们进行谈判吧。”
想了一下,柯西金又说道。
“在和他们谈判的时候一定要坚持一个原则,除了汽车技术之外,还要让他们转让一些机械设备的生产制造,尤其是那些在汽车生产之中必不可少的,但是我们却无法制造的机器技术。”
尽管苏联的重工业看起来是非常发达的,但事实上他们并不能够生产所有的机器设备,就像上一次引进汽车制造厂之后,就曾经有针对性的借鉴新汽车制造厂的生产工艺和流程对原有的汽车制造厂进行改进,但是在扩建和改进过程之中,他们发现有很多新型机床是他们无法制造和生产的。
虽然那些工厂在改扩建过程中都得到了一定的扩大,但是因为设备上的短板导致了那些工厂的产能提升是相对有限的。
也正因如此,他们才会决定引进一座新的汽车制造厂。
“那么我们应该和哪家公司谈判呢?是BMW,还是五菱或者说是大众?”
“谈判重点放在五菱和大众身上吧。毕竟我们所需要的是给普通人的汽车,而不是豪华汽车。”
柯西金想了一下说道:
“这也正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目的——为了让普通人的生活变得更好。”
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柯西金是发自肺腑的,因为他确确实实是怀揣着这种理想,或者说怀揣着这种愿望,就像他所进行的改革一样,既是为了让苏联僵化的经济焕发出新的活力。
同样也是为了让普通人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而让普通人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恰恰是他所追求的梦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