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5章 什么千古一帝,朕是万古一帝!

朱慈烺将收音机的好处全部讲了出来。

崇祯和宋应星两人听得都快冒光了。

宋应星也是读书人出身,他是清楚的,什么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那不过是传信而已,而且,知道的天下事也不会是当下的时事。

如果能够时事及时的宣告天下,这将会给大明带来多大的便利啊。

想象一下,京师今天颁布什么政策,在明天或者后天,马上就能够昭告整个天下。

这是多么恐怖的事情啊!

而且,最为重要的是那些读书人,如果拥有收音机的话,从收音机里面可以听到时政,时事,比如朝廷的政策调整,朝廷的官员升迁等等。

如此一来,就能够做到真正的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

这绝对不是一句恭维的话,而是会成为现实!

想想这些,宋应星心里就感觉一阵自惭形秽,虽然朱慈烺一直将他当成了大才来对待,对他是多有赞许。

但是,经过这几年,朱慈烺不断的给出图纸,以及格物的新东西,一次又一次的刷新了宋应星的认知。

宋应星在很多的时候,他都在反思自己,以前研究的那些东西,到底是些什么玩意儿啊!

跟朱慈烺相比起来,真的是不如朱慈烺万分之一!

而这也让宋应星越来越敬佩朱慈烺,也对朱慈烺越来越信任,日后,哪怕是朱慈烺说要他们研制什么东西,飞到月球上面去,他都会毫不怀疑朱慈烺所说的真实性。

如果没有飞上去,他丝毫不会怀疑是朱慈烺的脑袋进水了,而是要怀疑他们的能力有问题!

崇祯闻言,叹为观止,他自认为自己这一辈子算是见过世面的,但是跟朱慈烺这些奇思妙想相比起来,真的是小巫见大巫!

如果能够把收音机搞出来,大明日后要实行什么政策,绝对能够是一大助力。

要知道,大明现在实行很多跟民生有关的政策,都是整个大明的小吏们,逐一去下面宣传和告知的。

这得多大的人力物力啊!

这也就是为什么,每次朝廷想要实施新的政策,整顿朝堂,都要从小吏开始整顿。

别看小吏不是官,但是朝廷的政策实施和变革,都缺不了他们。

小吏对于一个朝廷而言,很重要。

如果有了收音机以后,朝廷就不会那么依赖小吏了。

当然,不说完全不需要小吏,可最起码他们没有那么重要了,日后朝廷想要做些什么事情,相对来说,要轻松多了。

而且,除此之外,崇祯还想到了很多,京师可以通过收音机传达政策和信息给大明各地,那么反过来,大明京师何尝不能收听到大明各地的信息?

崇祯想到这里,就不住兴奋了起来,道:“烺儿,这反过来,是不是朕在京师在紫禁城里面,也可以听到大明天下的声音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