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宋讲了一个故事。
校长的故事。
其实听着倒是很正常。
前半部分,是校长的前半生。
名校毕业,顺风顺水,妻子是一块做科研的学妹,从学校走到教堂,生下的孩子也天资聪颖,从小就是佼佼者,一路跳级。
但是很可惜,九岁那年,这个孩子死了。
非常戏剧化的一幕。
不过是正常的从补习班回家,九岁的小宋一个人坐公交车——校长夫妻都是知识分子,大学教授,也不是什么富豪家庭,不开车的时候,公交、地铁都会坐,对待早早就一个人独自上学的孩子也很放心。
结果碰上了一个报复社会的司机。
公交车一偏,直直地冲进了大江之中,车上九位乘客再加上一名司机无人生还。
调查过后才发现,公交车司机的儿子是个问题学生,抽烟喝酒打架无一不通,早早辍学混社会,送进专科又被劝退,一路混到今天欠下一屁股债,讨债的三番五次上门,最后失手把他的儿子打死了。
债不用还了,别人赔的钱抵了债,可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儿子没了,司机奋斗这么多年,连目标都失去了。
他觉得都是这个社会的错。
为什么当时的老师不坚持一下,把他误入歧途的儿子拉回来呢?
为什么当时的学生不努力一下,用好的环境去影响他的儿子呢?
为什么学校领导不仁慈一点,一定要开出那张退学声明呢?
为什么呢。
那就毁灭这个世界吧。
报道一出来,满众哗然,校长也崩溃了。
他用了一年去思考计划,然后开办了这么一个高中——专门收留那些“有问题”的学生。
他要用最严苛的手段,把他们打造成高考神话。
既是为了弥补培养儿子的遗憾,又是想告诉这个世界,他不会放弃他们。
温思渺沉默片刻,说道:“但是很可惜,事与愿违。”
小宋依然满不在乎地点点头,“当然啦。”
想开办一个这样的学校谈何容易?
他又不是什么国际教授,请来的都是些什么人?
工资开得高,人贪婪的本性就会显现,学校变得愈发畸形。
打、骂,是成本最低的手段,这个学校的教职工深刻地贯彻了这一道理。
校长也看不下去了,干脆撒手不管,任这个学校自生自灭。
——换句话说,这个“学校”其实根本就不存在。
只是校长执念太深的一个臆想。
小宋说到这里,温思渺一针见血:“因为你早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