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世人熟知的汉武帝、魏文帝、隋文帝、隋炀帝等,全部是后人所起的谥号。

可惜到了唐朝以后,谥号越来越长越来越难记。

人们只好开始称呼先帝庙号。

比如唐太祖、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等等等等。

但要知道,无论庙号还是谥号,也有不小的区别。

先皇驾崩后,文官集团会对先帝进行一个综合性的评判,可能评出三种谥号。

褒扬性的美谥、怜惜性的平谥、贬义性的恶谥。

比如庄、武、文、宣等,就是美谥,得之永垂千古,万世美名。

比如悼、哀、思、殇等,就算平谥,多少有点无功无过,甚至同情的意思,一般用于亡国之君。

朱由检死后就被追谥为烈,庙号明思宗,妥妥的亡国之君。

而最令古往今来的皇帝恶心的,便是恶谥。

厉、灵、炀、惠……

一旦沾染上,将会留下千古骂名。

如果就连继任者或者当朝百官都如此评价,还有什么翻案可能?

同时,谥号和庙号也代表着接任者对先帝的微妙态度。

所以,当来宗道准备念出天启皇帝的谥号和庙号的时候。

所有人竖起耳朵。

礼部尚书已扯着嗓子大喊。

“今谥公明天启皇帝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