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谭大人,多年不见,您的身子还是一如既往的硬朗啊。”

“你……”

“此前花魁案时还受您照拂,怎这几年就把我给忘了,大人真是好生薄情啊。”

听出这位才是真正的君子游,谭九龄忙与人寒暄,“哎哟,这不是先生嘛,好几年不见了,您还是这么精神,身子可好些了?”

“好是好了些,可还没歇够,就得来顺天府扰您了。不瞒您说,我就是为了那起案子来的。”

知道君子游的本事,这些日子正为此案烦心伤神的谭九龄乐了,赶紧把人请到一边坐下,命衙差送了茶上来,唉声叹气的讲起了案子的原委。

“这案子甚是蹊跷,上边催的又紧,不瞒您说,要不是我那小儿子还等着娶媳妇儿进门,我连辞官的心都有了。”说到这儿,他还小心翼翼看过了萧北城的脸色,不见恼意,才敢接着说下去。“事情发生是在一个月以前的深夜,一辆来路不明的马车进了京城……”

很快君子游就提出了异议,“等等,你先等会儿,京城一到酉时就会大关城门,拒绝外人出入,除非是那些身份特殊的达官贵人。所以,那马车里坐着什么人?”

谭九龄都快哭出来了,拍着大腿连连摇头,“不,那车里没有人,只有一口……一口汉白玉打造的棺椁。”

这下不止君子游意外了,就连萧北城也停下了去端茶盏的手,反看君子安,也是愁眉不展。

“拉车的两匹马都被麻袋套住了头,看不见路,也闻不着气味,所以没人知道这车究竟是如何进了京城的。我询问了那晚把守城门的士兵,一个个都是支支吾吾的,不肯说明当夜的情况,还是威逼利诱了才从一人口中得知……原来那几个守卫全都不知被什么迷了去,居然一个个都昏睡过去,醒来的时候城门已经大敞四开,为了不被追责,他们才隐瞒了此事。”

居然连城门的守卫都被放倒了,这阵仗要是不进城来做一番惊天动地大事都白费了营造出的大好机会,可对方偏偏只把一辆来路不明的马车送进京城,这代表什么?

君子游从暖炉中抽出手来,看了看自己被炭火暖的红润的手心,斜倚在靠椅上问:“马车是在哪里被发现的。”

“从城门长驱直入,一直到了朱雀大街才被巡逻的士兵发现。”

“这个季节天干物燥,为防走水,赤牙卫都会加派巡逻的人手,可这一路下来,居然是快到宫门前才被发现,不蹊跷吗?”

“这,白师爷也是有怀疑的,可问了一圈下来,并没有巡逻的队伍出现异状,况且巡逻的路线都是早就安排好了的,那个时间段,的的确确是没有人经过那条路线的。”

“看来,一定是一伙对京城防卫十分了解的贼人作案了。”

谭九龄面露愁容,有苦难言,“不止如此啊,调查的当天晚上,就有另一辆马车进了京城,不论是拴马的方式还是马车的样式,都与最先入城的那辆一模一样。白师爷猜测之后还会陆续有马车进城,便夜夜与我埋伏在城门附近守株待兔,可是对方远比我们想的更加狡猾,不论我们藏身何处,都会从我们意想不到的路线进城,这也是办案最困难的地方。”

“同时也说明,你们蹲守的地方也在对方预料之中,这个犯人不止了解京城巡逻防卫的状况,对你与白烬的行动也是了如指掌。”君子游拍了拍衣服下摆的褶皱,起身伸了个懒腰,打着哈欠继续道:“就带我去看看那几辆马车里的东西吧。”

看着两人动身,君子安也跟着站了起来,却不料萧北城在后不轻不重的踢了他一脚,并没有低头看他,语气也不是太好。“哑巴了?张罗来询问案情的人是你,在这儿一言不发好似认罪一样的人也是你,风头都被他占尽了,你还吃什么。”

“我……”

“与其在这儿废话,还不如赶紧过去看看别人说了什么。吃东西不着急去赶第一口,那便只有舔剩饭的份儿,你这样子,本王想帮你也难啊。”

君子安被这番话说的心中不爽,想开口辩驳,又觉着苍白无力,索性踮起脚尖,跳起来在那人下巴上啄了一口,便匆匆跑走了。

萧北城面无表情的停在原地,待人跑远了,看不见背影了,才抽出帕子擦了擦脸上的痕迹,而后将帕子丢在炭火盆中烧了去,还喃喃道:“这一点倒是相似,可跟他比起来,真是差远了,一点儿也不可爱……”

等他慢悠悠赶去的时候,君子游已经蹲在马车边上,仔细端详那具汉白玉的棺椁了。

“照常理来说,玉质的棺椁虽比金银少了熔铸的工序,但因石材本就稀有,更难找到如此巨大的整玉,所以比起金棺银棺更加珍贵,也就更加少见。可汉白玉较为普遍,造价更低,而且整体呈现出白皙的质感,所以多用于打造围栏与台阶,用来做棺椁的……还是头一次见啊。”

谭九龄愁眉苦脸的,作着噤声的手势劝君子游不要声张,“先生,你仔细看看这棺椁上雕刻的花纹,就什么都明白了。”

从头到尾细看一番,棺椁上的图案似乎是一只展翅翱翔的巨鸟,羽翼燃着烈火,展翼引颈长鸣,瞳中泛着灼目的金光,爪中还勾着一只五爪金龙,象征着绝对的权力压制。

“这是……前朝的图腾。”

靖朝是由东凉人建立的政权,亦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由少数民族统治中原的时代。东凉人信仰燹教,将不死鸟视为本族图腾,因此碾压了中原本土的信仰文化,这在前朝的文学绘画作品中多有体现。

难道说,这具棺椁是属于前朝的贵族的东西?

如此一来,这件案子对君子游来说就很敏感,毕竟他自己就是个饱受争议的人物,与此扯上关系,难保不会有人大做文章。

但很显然,君子安却是个不知避嫌的主儿,居然大言不惭:“你们可曾开棺看过里面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