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要一点权衡,或者是犹豫,三夫人自然知道这个时候若是换了人该有多不明智。
于是她抬了抬下巴,声调中不觉带上些压迫。
到底是世家大族教养出来的女子,又在这后宅中做了许久的一房主母,自然是有些气势在身上。
三夫人目光桀骜,语调也不复刚才的柔和。
“你想要什么。”
气势三夫人也没打算一支钗子就骗了人家卖命,人重要图谋点什么,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全看这做事的人多少诚心。
于是这李嬷嬷的确有资格向她提些要求。
“老奴也在萧家任职了有些年头,三夫人若是有需求,我们这些做奴才的自然是要肝脑涂地的,只是……”
“只是什么?”
三夫人神色淡淡,等着这个老货后头的话,
“只是家中尚且有一孙子,不怕三夫人您笑话,这孩子平日里无甚爱好,就爱附庸些风雅,识文断字什么的,您也知道,咱们这些奴籍的,生来就是没资格玩那些少爷小姐们才能触碰的东西,我也有心劝过了,说是不要痴心妄想,坏了自己的本质,但是……唉。”
李嬷嬷讲的动情,自己先一步抹起眼泪来。
“我家就这么一个孙儿,如今年岁又尚小,在外头学堂的夫子也说我家孙儿勉强中庸,这书也是能读上一读,只是都怪我这半截入土的老婆子,竟然是个贱籍,此后他哪怕是读了书,恐也遭人耻笑,奴想着,想着……若是给这孩儿去了奴籍,让他也能去吃吃读书的苦,这样,老奴就算是死也值了。”
弯弯绕绕了一大堆,李嬷嬷终究是图穷匕见,奴籍不得科考不得做官,这对一个爱读书想要从仕的孩子的确是个大阻碍。
只是真实性如何并不值得考究,就算是不为了读书,这老货借此机会,给自家后人消了奴籍,换一个自由身,之后便身份清白,娶妻生子也不再受到拘束,怎么想都是大好事一件。
看着有些忐忑的李嬷嬷,三夫人叹了口气,沉声说:“起来吧。”
“都是为了子孙后代,又有什么难以启齿,体谅你一片苦心,若是之后事成,我许你一家子都出府去又能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