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啊爹,这不合理啊!”
“瓦剌都从草原上消失多少年了,他们怎么会寇边呢?”
“要寇边,也应该是鞑靼部啊?”
“要不我们改成鞑靼吧?”
“你更没脑子!”杨通看向杨魁,恨铁不成钢:“鞑靼小王子去年领着十万大军,都在关内土木堡处,被明军全歼了。”
“现在鞑靼元气大伤,火筛的部下看到明军就跑,连和我们做生意,都要求用商队送货出城八十里。”
“鞑靼寇边,更无可能。”
“是,爹说得对!是我鲁莽了!”杨魁赶紧认错。
杨通反应过来,大喝道:“都说了工作时称职务,还叫我爹呢?!”
“是,总兵大人!”
杨魁赶紧改口,杨通的脸色才稍微平复了一些。
“派出五千亲军拿着我的王命旗牌去大同,同时联系大同参将郭攀,让他立刻配合我们,诱杀大同总兵刘宁!”
“上次大同的火没烧起来,这次决不能让他坏了我的大事!”
“是,总兵大人!”
杨通挥了挥手,杨魁随即便领命而去,安排布置杨通的命令。
随后,杨魁就留在了校场,时不时用阴恻恻的眼光,快速地瞥一眼正在校场上组织发银的刘瑾。
刘瑾老是感觉背后凉飕飕的,总有种不好的预感。
当天色已入黄昏后,刘瑾便停止了今天的发银,等明天日出之后,再继续发银。
整整一下午,刘瑾总共也才发了一万三千多两白银。
想要将宣府的士兵清点完成,至少还得需要四五天的时间。
刘瑾将白银封存,用过晚膳之后,心中的不安感越来越重,甚至让他莫名地感到恐惧。
于是他便招来几位东厂番子,对他们吩咐道。
“咱家心里总觉得有些不安,怕是要横生祸端。”
“你们晚上都不要睡死了,安排几个人守夜。”
“见势不对,咱们赶紧撤退!”
“是,厂督大人!”
东厂番子领命之后,刘瑾才回到驿站的房间睡下。
但这一晚,他怎么睡都睡不踏实。
迷迷糊糊间,他突然被人拍醒。
“厂督大人,宣府官兵杀进来了,快随属下离开驿站!”
“啊?!”
刘瑾大惊失色,这才听到驿站四周都传来厮杀声,还有兵器相撞后发出的金属声。
“快,快快快,快跑!”
刘瑾连忙喊道,连衣服都没穿好,就随东厂的番子逃出了驿站。
驿站外,一千名东厂番子抵抗数千名宣府官兵,却依然不落下风。
甚至还将三十名监察御史保护得好好的,没让他们受到伤害。
在人群外,杨魁脸色浮现惊诧之色,紧紧皱着眉头,显得又气又急。
他今晚带了三千精兵而来,本来以为用来对付这一千东厂番子,已经是绰绰有余了。
要知道,这三千精兵,已经是宣府的精锐之师了。
但是他万万没想到,这一千东厂番子的实力,竟然如此之强。
他们竟然硬生生地抵挡了三千亲兵的攻势,并且丝毫不落下风。
杨魁用心想再去调兵,但他事先已经将一万多亲军,安排在了面向关内的那一侧城墙下了。
宣府的其他普通士兵,可不一定有那个胆子,对朝廷的钦差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