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不好吧,现在人多,等下找个人少的地方看看。”臧阿不急不慢喝口老酒。夹了块肉塞女儿口里,“平时可吃不到吴王家的酱肉呢,你小小孩子倒是比你爸妈有福气。”看着女儿满嘴嚼着酱肉、肉汁和油顺着嘴角淌了下来,看得臧阿心花怒放,是啊,自家孩子不光吃饱了,还不时能吃好一口,能不高兴么。
“我不,看看吗,反正是咱的东西,害怕什么呢。”老婆潘巧固执己见。
“好好,怎么好像没东西啊。”臧阿奇怪着,抽出来一沓薄片不像布,“这个是什么?”“一张、两张、三张······一共是十张写有字的纸,”字么原来也认得一些,不过这个上面的字不认识啊。“到底是什么呢?”臧阿摸不着头脑。
“笨蛋是钱行的兑换券,一张一千钱的。到虞越任何钱行都可兑换出铁钱来。”有好事者解释下,一遍羡慕一边鄙视下倆乡下人。“一共有一万钱呢。”“那么多啊,虽然也看过很多钱了”,可白拿了一万钱还是开心的。看来林海伯对人不薄啊。
=====俩男的挑着大竹筐,前面是孩子和吃食,后面是一些东西,还有女人也跟在后面,女人也挑着担,也有布帛和肉类什么的。两对同路而行,还边说边唱和什么的就是臧阿夫妇和刘君关莲夫妇。臧阿和老婆潘巧女儿臧薇回家路上顺便到山阴看望下刘君和关莲,想不到他俩也要回家,正好顺路结伴而行。他俩比臧阿夫妇脑子活络、消息也多,把10个月的工钱全部挑回家,想回家换回一些铜钱走差价。刘君的主家临走还是给了1万铁钱红包,一共挑了54000铁钱回去,要是换回铜钱的话,起码可以赚到10万钱了。
“您俩可是好运啊,碰到咱吴越两国最富有的林海伯,呵呵每月工钱也比人家多120铁钱,何况你家娃娃给放牧还有800铁钱的工资,比我俩赚得多了。”刘君有点羡慕他家运气,不过他的雇主也算对他们好了,工钱也没克扣,只是平时工作时间长了点,从鸡叫干到鬼叫。
“哪里,你俩也不错啊。”臧阿心里了开花,我俩的红包还没对你们说呢。
前面就是关口,过了就是吴郡地方了,两边都要收过关费。吴郡是进出收10铜钱一个人,吴越是收10铁钱一个人,孩子都免费。装车的货要缴税,但是挑担东西算随身物品,并不要缴税。吴越国兵和吴郡郡兵都是本地人居多,也不为难大家,收了钱,在过关文书上盖章放行,一切都很顺利。一路上挑着一年工钱回家的长工们占多数了,毕竟他们的家在吴郡,想把钱存放在家里好些。
前面的木桥后,俩对夫妻就要分手各自回家了,也就次告别。
“你在家几日,我还要去做工的。等赚足了以后再买田地做地主。”刘君问道。其实北地的土地不准买卖,可现在朝纲败坏,尤其是边缘地区,没人管买卖土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