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步伐未停,眼角一扫任亨泰:“巧了,咱刚想去内阁转转,你有何事要奏?”
任亨泰弯腰行礼,瞄了眼身后跟进的朱标,以及秦燕世子。
他即刻改口:“启奏皇上,内阁刚收到东征军的快船送回的战报,大将军李景隆正驱策倭国南朝秋吉家为我军先锋,攻打北朝新木家,连日攻城掠地,进展神速。”
“嗯?”
朱元璋面容沉稳,“这算不得什么了不得的事,怎么还需劳烦你特意跑这一趟?”
任亨泰心头懊悔不迭,偏巧今日这么多人在场。
好在他脑筋转得飞快。
任亨泰念头一转,便朗声道:“内阁琢磨着,咱们定下的对付倭国那套策略,应当和早先经营交趾、占城一个路数。但这样一来,倭国百姓该怎么安置?”
“北边新木家又该如何处理?而南边秋吉家,眼下算是咱们东征大军的前哨伙伴,一旦北边新木家解决了,东征大军会不会调头,去对付南边秋吉呢?”
“真要走到那步,大明恐怕就要背上背信弃义的名声。这事还得仔细筹谋,才可避免。”
言毕,任亨泰垂下了头。
这些年,朝廷从倭国那捞了不少好处,全面掌控倭国,本就是顺势而为的事。
说要放弃倭国,怕是会引起满朝非议。
但在利益当前,国家颜面也不能不顾。
朱元璋淡淡一笑,瞧了瞧一旁的朱标跟朱允熥,缓缓道。
“关于倭国道的安排嘛……”
……
“众将士听令。”
“今有喜讯自朝廷传来,太孙府上新添人丁,龙凤双喜。”
“正值洪武28载,国家复兴秦法,按军功赐爵,功勋卓著者可封王侯。此乃皇上天恩,太子仁心,太孙信任。”
连日征战,直逼北朝腹地城池。
战阵中央,高台之上,李景隆忘却身份,声嘶力竭地喊道。
“国家以诚待我等武人,虽仅血肉之躯,亦愿马革裹尸,誓报国恩。”
“今我朝大喜,诸位壮士。”
“攻倭国道,贺龙凤。”
“攻倭国道,贺龙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