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此祥瑞,为我大明而生

朱允熥听到这话,步伐放缓:“刘远,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会有这份勇气自我了结?”

刘远一时语塞,思索片刻后摇头:“属下实在猜不出。”

前方的朱允熥蓦地驻足,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章彬还有国子监学生们。”

那名叫章彬的国子监学生,与死去的青衣人有过私下交往。

现在青衣身死,虽有圣旨要处决章彬,但朝廷派遣监斩官还需时辰。

这个念头一起,他的脚步不由得加快,直奔中极殿而去。

中极殿里,平日仅是皇上与太子讨论政务的地方,今日却异常热闹,聚集了不少大人物。

定睛一看,站在这儿的个个都是朝中翻云覆雨的重臣。

都察院、大理寺等各部门的高官,黑压压一片,十几号人齐集一堂。

西安门外的风波,他们在进宫的路上已有所耳闻,此时都在暗暗揣测,皇帝召见是否便是为了此事。

然而,皇上身后还站着太医院那位久未露面的老院使,让大家颇感意外。

莫非皇上为此事动怒,伤了龙体?

众人视线各异,却都不免带着几分担忧望向那个全无帝王威严,随性地盘坐在书案前翻看资料的朱元璋。

此刻,朱元璋正埋头研究太医院院使应景辉整理的大蒜素提取及其效用的手册。

中极殿内静得出奇,所有人都屏息等待皇上的发言。

刚匆匆赶回的朱标,一边悠闲地品着热茶,目光却不时掠过那默默研读册页的朱元璋。

上百名国子监生已由他处置,对近日频繁出入西安门的官员也进行了警告。

按理说,朱元璋不该再深究此事了。

但事情背后的真正原因,朱标心底隐约不愿深究。

东宫学堂那次事件,朱元璋明明下了封口令,却还是泄露了出去,这背后是谁在搞鬼?

心事重重的朱标,目光掠过书案,落在自己回来后多出的一个白瓷酒壶和白玉酒杯上。

此刻,中极殿内,太监总管刘建安满脸堆笑,脚步轻快地从殿外步入。

“皇上,淮西郡王到了。”

刘建安话音刚落,殿内十多位重臣不约而同地转头,目光齐刷刷投向殿门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