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日带走的这上百人,却只是说送往锦衣卫昭狱审讯,未明确惩处。
这背后莫非另藏玄机?
正如朱元璋在殿内装病,对外宣称身体不适,是否也是为了诱出大明朝那些蠢蠢欲动的野心家?
既然如此,他自然要与朱元璋默契配合,让所有人看出,那些被带走的官员复位无望。
果不其然,随着朱允熥的话语落下,文官行列中掀起一阵骚动。
皇太孙的意图很明显,人虽然被带走了,大明的江山不能因此停止运转。
这该如何是好?
唯一的出路,就是选拔新人,填补那些突然空缺的位置。
赵勉脚下一动,念头刚起,便忆起自己早先的经历,连忙收住脚步,暗暗将那份蠢蠢欲动压了下去。
詹徽则迈出步伐,出列躬身行礼,“皇太孙明鉴,吏部对于官员考核与评价皆有一套严谨的体系。”
“皇太孙可以从中有选择地任命贤才,填补官职空白,稳固国本,确保朝政顺畅。”
朱允熥轻轻颔首,目光不由得多在詹徽身上停留了几秒。
能在朱元璋手下同时执掌吏部与都察院,詹徽的能力不容小觑,至少在识人用人上颇有眼光。
他轻应一声,语气平和地说道:“既然这样,吏部即刻筹备人选名单,呈交上来。”
詹徽领旨,正待退下,朱允熥却忽然伸手,指了指身边站着的解缙与夏原吉,对詹徽意味深长地道。
“这两人近日稍显悠闲,若詹尚书人力不足,不妨请他们协助吏部选拔人才,为朝廷效力。”
詹徽脸上闪过一丝讶异。
一位翰林,一位主事,自然不可能直接替代他吏部尚书的职位。
但在众人瞩目下,皇太孙亲自提名这两人辅助吏部选贤举能,其心意已昭然若揭。
如果说翰林学士解缙因翰林院事务不多,稍显空闲,倒也合情合理。
毕竟翰林院的主要职责就是编修书籍史籍。
可户部绝非清静之地,每天忙得不可开交。
夏原吉作为清吏司的主事,还能算是清闲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