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四叔,好久不见

经十余场恶战,冯永逸斩敌三倍,虽身负重伤,但归来时还有千名誓死效忠大明的牧民,及万只羊羔、千头牛。

出征时有千人之众,而现在仅余不足500战士,损失严重。

然而,当天的北平城墙上,那些曾因朱棣提拔冯永逸而心生不满的人,都沉默了。

冯永逸,无疑是天生的统兵将才。

在刺骨的春风中,冯永逸用行动证明,他没有辜负燕王的期望。

他抬头看向燕王,心中疑惑,他不应该是这次护燕王回京的人,至少现在不是。

他低声说:“我只会冲锋陷阵,不懂运筹帷幄。”

战场上的冲锋陷阵是将军,能指挥千军万马,运筹帷幄的才是大将。

朱棣目光落在冯永逸的铠甲上,那些裂痕中还残留着血迹。

朱标抱怨道:“若不将你带回南方,等你恢复后,肯定又要领兵出征。这次带你回来,就是要给你争取封赏。”

冯永逸有些无奈。

他望着前方不远的应天府。

“王爷,世子一过扬州就开始咳嗽,我们该快点进城请太医看看吧。”

此话一出,朱棣转头看向身后的队伍,不再是回京时的壮观,仅有百余名燕王府亲卫,以及数十辆马车载着燕王府的女眷和孩子。

皇上说这次要看看儿孙。

车身前端,依旧传来压抑的咳嗽声。

朱棣刚露出的笑容,瞬间如同晨雾见日,消失不见。

他回头,继续盯着应天城。

这片大地他熟悉无比,终于扬起嘴角。

他任由马儿带他走进应天城的怀抱。

朱棣斜瞥冯永逸,说:“那时母亲尚在,我和太子及兄弟们都年轻,这里每个角落都有我们的笑声。”

冯永逸突然说:“所以,我们守卫边疆才有意义。”

若非亲眼所见,冯永逸不会明白,三爷为何选他靠近燕王,而非朱樉或晋王。

朱棣没听出冯永逸话里的意思,指着左边的湖泊说:“这玄武湖,我喝醉后掉进去,太子狠狠训斥了我。现在想想,若非太子,我可能会受父皇杖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