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运河走不了,换海路便是

文渊阁的影响在朝政中愈发显著,尽管眼下仅止于分辨国事的轻重,提点一二意见,但时刻牵动着皇上与太子的最终抉择。

翟善回眸一瞥。

身后延绵的文官队伍中,那位年轻的文选司主事如同晨星般璀璨夺目。

吏部文选司郎中之位,至今虚席以待。

他屡次上书,请旨补缺,回应却如石沉大海。

直至某日,翟善目睹朱标与那文选司主事言笑晏晏,恍然大悟。

那职位,真的空缺吗?

朝堂中暗流涌动,六部间隐现裂隙。

任亨泰与茹瑺交好,郁新与张襄形影不离。

刑部则因三法司的特殊,自成一派,与大理寺,都察院打得火热。

翟善清嗓发问:“今日议政,皇上御门亲聆,河南战报频传,捷报已有时日,反观山东,叛乱未平,音信杳无,兵部能否加大力度,疏通漕运,确保南北交通无忧?”

茹瑺正与任亨泰窃窃私语,闻言微蹙眉头,先望向任亨泰求援。

任亨泰一笑置之,眼神示意无能为力。

“翟大人该向都督府询此问题。兵部今职责在调配钱粮,考核军功。且听闻北平都司的冯永逸已赴山东,他深受燕王赏识,战事变化无常,消息自会传来。”

翟善一时语塞,本想借此闲谈增进情谊。

毕竟任,茹二人是他试图结盟的对象。

先前的合作,不过是顺势之举。

此刻,翟善却不肯轻易放弃。

“我对军务不熟,但山东乱局不解,漕运何以为继?户部筹备的物资需及时送达九边,以供军需。”

茹瑺淡然应了一声,视线转向任亨泰。

任亨泰心情颇佳,礼部尚书之职闲适,暇时遛弯饮茶,偶尔兴起,恨不得再年少十载,重拾曲艺之乐。

他哼声一笑、

“运河走不了,换海路便是。难不成交趾,占城那些粮食物资,是飞进应天府的?给中山武宁王府送个帖子,请徐家出个头,还不是想运多少运多少?”

这几年,徐家领头的大明朝贵族们,愣是把海船造得越来越大,海运搞得风生水起,一日千里。

每天都有更大的海船从交趾起航,北上途中,要么停杭州府,要么直闯长江口,在应天城外的云平码头上落脚。

南边那金山银山,谁舍得放手?

而南地的崇山峻岭,毒气虫害,自有倭国劳力前赴后继去填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