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蔡阿婆也是个和蔼可亲的老太太。
江小满便拜托她,“蔡阿婆,以后我妹子在这里做生意,还得希望您多照顾照顾她。”
“应该的应该的。”
以前,蔡阿婆一个月靠着捡破烂就没吃过一顿饱饭。
如今,房子好不容易被江小满租了。
她以后的经济来源就稳定了,自然是要好好的维护这层关系。
这一个月收租的钱,都赶上她之前一年的收入了。
江小满从兜里又掏出来十块钱递给她,“我再另外付您十块钱,您中午做饭的时候多做点儿。管我们两人一顿饭行吗?您吃什么我们吃什么。”
“等我妹子这边能自己上手了,您就只用管她自己的就行。”
十块钱。
就是多添两双筷子的事儿,是她赚了。
老婆子知道她这是心好,在变着法儿的补贴她。
她感动的眼泛泪花,“行,放心吧,保证让你们吃好。”
煎饼摊很快就开起来了。
第一天出摊的时候,因为浩南几人的宣传,来了不少人。
味道好,又干净卫生,还便宜。
一传十十传百。
很快,学校里的学生都不愿意在食堂吃那又贵又难吃的饭菜,纷纷出来买着吃。
一开始,王淑霞还有些放不开,总觉得自己干的工作上不得台面。
把自己捂的严严实实,又是戴帽子又是戴口罩。
但是,随着学生们一声声的老板叫着,她逐渐适应了自己个体户小老板的身份。
生意越来越好,但是品种单一,吃多了也想换换别的口味。
浩南几人一边吃着煎饼,一边问江小满。
“表嫂,除了煎饼还有没有别的啊,比如炸麻辣串啊这些。”
“或者别的小吃也行,能填饱肚子的。”
“对啊,我们在学校里一坐就是一上一下午的,用脑多饿的也快。虽然这煎饼好吃,但是也不能顿顿吃啊。”
他们的建议让江小满认真的考虑了起来。
这一片,貌似都没什么摆摊的。
就算有,也都是卖文具或者一些辣条之类的小零食。
要不然就是自己家开的饭馆,一般学生也消费不起。
她心里有了打算,“行,那我这两天就开发些新品种的小吃。”
于是,三天后。
土豆丝卷饼,老京北鸡肉卷,肉夹馍等新品出现了校门口。
前两样都是在家卷好放在自制的保温箱里温着,有人要了直接拿就行了,省时省力。
至于肉夹馍,费点儿劲儿。
需要一边烤馍一边剁肉。
好在馍也是可以提前做好的,到时候直接从箱子里拿出来放在炉子上烤一烤就好了。
当然,还出了个网红单品,钵钵鸡。
江小满买了个大喇叭,学生一放学就开始循环播放魔性的叫卖声。
“钵钵鸡钵钵鸡,一毛一串的钵钵鸡。”
忙活了半个月,因为下大雨休息了一天。
王淑霞拎着一个麻袋跟江小满回到家属院。
这些天他们把当天收到的钱从里面数出十块钱的零钱,剩下的直接倒进了袋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