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机指者充电桩的侧面,“这儿可以扫码付款,在手机下个‘电小脉’的软件,想冲多少钱就冲多少。我还是喜欢用充电卡,现在网上到处流传这样病毒,那样病毒,弄得我都不敢用手机咯。”
“手机装个杀毒软件,不要去浏览色情网站,陌生号码发送的短信链接不要去点,虚拟号码打来不用去接,在外边不要连接公共WIFI。注意这些,你的手机就不会中病毒。”
司机有些听不懂,站着原地尴尬的笑。
我在手机上安装好“电小脉”,注册了号码,绑定银行卡之后就能正常使用。我试着扫描二维码,手机最上方显示的是充电桩台的地点和充电桩的编号,当我点击“充电启动”,系统提示我充电枪尚未拔出。
我拔出充电器,再次点击“充电启动”,手机界面跳出另外一条错误:未检测到外部通记接口。
“你要插进汽车充电口才有反应。”司机带着玩笑之意,“如果用二维码扫一扫,拿出充电枪就能冒电,不就跟科幻电影一样了嘛,没记错的话好像叫电子枪还是啥玩意儿,我忘记了。”
师傅说得有道理,如果拿出充电枪就能冒电,跟武器没什么区别。
“小兄弟,我先走了。”
我惊讶道:“你不开车走吗?”
“充电不像加油,几分钟就加好了。我一般都是晚上来充电,冲一晚上可以用两三天。”
原来是这样,仔细想想应该是这样,手机充电要充满都得一两个小时,更别说汽车这么大的机械。
师傅走后,我又仔细观察了一遍充电桩,以及周围的环境。两个充电桩之间间隔不大,一个爆炸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
如果高中好好学习物理,现在不至于从零开始研究,整得头大。
回到酒店,我在网上收集了大量有关充电桩的资料,最关键的资料是一张充电桩的原理图。
我身边的高材生不少,学物理的我一时半会想不起来。
“赵豪是学人工智能的,雷宇是学化学的……”
我在微信挨个挨个翻好友,一个备注为钟离萱的好友出现在我视线中。
“这人是谁呀,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
我在脑海中重复这个名字,模糊中我想起的是白色衬衣和黑色底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