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11.诸葛亮的计划

我推门进去,胡乱行了一个礼,便在一旁坐下了。我很想开口问问他们和鲁肃谈得怎么样,但我几次鲁莽已让诸葛亮,徐庶他们疑心重重,我实在不想再自找麻烦。我还在琢磨的时候,却听刘备说道,“江东果然英雄辈出。子敬胸怀大略,谈吐不俗,备好生敬佩。”那当然,东吴四英将之一嘛,这种人物不是随便哪里找得到的。不过秉着不给自己找麻烦的心态,我可没敢开口。刘备又问我道,“听书凤先前言语,似乎对江东诸将颇为熟悉;不妨为备说说鲁子敬此人?”

我点了点头,整理了一下能想到的史料,说道,“主公刚才和鲁先生谈得不错吧?其实这样我们就成功了一半。下面只要让诸葛先生和鲁先生去柴桑一趟,说服孙将军联手抗曹不在话下。鲁先生这个人,主公可以信任他。这人有雄心壮志,气度不凡,而且眼睛很毒,很会审时度势。他看一个人吧,看到的不只是这个人现在有多少实力,他能很清楚,很合理地分析出那个人有多少潜力,将来可能会有什么样的成功或者失败。所以他能毫不犹豫地送给只是居巢长的周公瑾三千斛粮,也能选择远离欲招揽他的袁术,还能为孙仲谋将军规划出那有名的‘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後建号帝王以图天下’的榻上对来。便是因为他的审查力,所以他现在是对我们最有利的一个人——整个江东就他最清楚主公的实力,所以他会竭尽全力促成主公和孙将军的联盟;将来成功了得利了,他也会为了这个联盟和我们分享战利品。以他的眼光,更不会明里结盟,暗中耍花样陷害主公;他能很清楚地认识到利弊。这份气度和外交手段,放眼整个大汉有只有诸葛先生,邓…我是说荀文若,可以比肩的。倒是江东有些其他将领,主公可是要当心他们,尤其那个周公瑾。”

这一番话说完,我又开始紧张。刚才说到三国时代的外交官,差点把现在还名不见经传的邓芝都给说出来了。好在最后一刻想起来改口,搬出荀彧来镇人。刘备几分惊讶地看着我,目光中不乏赞许。而诸葛亮,他的表情也是几分惊喜,但更有几分疑虑。

“书凤对江东诸将还有何看法,且都说来听听,”刘备又道。

我还在整理思绪,却突然听诸葛亮说,“主公,亮有一议。”

“嗯?”我和刘备都是看他。

诸葛亮微微笑着说道,“主公,不妨让贺小姐与亮同往柴桑。亮久居隆中,对江东诸将不过略有耳闻;贺小姐熟知江东诸人,知其性情喜恶,定能助亮一臂之力。”

他这句话说出来,我是目瞪口呆。我本来盘算着夏口是极为安全的地方,当然想呆在这里。我无缘无故地跑去江东干吗?虽然说历史里周瑜和诸葛亮也没有真正地火并,但是为了安全起见,当然还是躲开比较好。现在诸葛亮居然叫我一起去江东?他不是怀疑我么,干嘛还要叫上我,给我破坏这极其重要的联盟的机会?我不禁心里暗暗叫苦。“这个,以先生之能,又有鲁子敬,说服江东诸将足够足够了,”我一边冒冷汗一边答道,“先生带一个小姑娘出使不免不妥,搞不好让江东的人看不起先生还有主公。若是先生想了解江东诸将的话,我说给先生听好了。”

“小姐与子敬都曾道柴桑不乏欲降曹公人士,此番出使未必便如小姐所说一般顺利,”诸葛亮眼睛都不眨一下地说道,“既然小姐熟知江东人士,当能助亮共同谋划。此行事关重大,还望小姐相助。”

我是彻底没辙了——诸葛亮他到底想干啥?!我才不相信他是为了像他说的那样让我帮他忙去的。不过我不敢和诸葛亮辩论,也多半辩不过他,只好不安地看着刘备。他沉吟片刻,说道,“孔明言之有理;书凤便和孔明同去柴桑。”老板发话了,我还能说啥?于是我只能点头。“既然如此,今天也不必再议,”刘备又说,“书凤且多留片刻,备有话吩咐。”

诸葛亮又看了我一眼,眉头又开始皱起来了。不过他什么也没多说,径自起身告辞。待诸葛亮走了好几分钟,刘备这才开口问我,“书凤不愿出使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