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哼了一声,说,“若当真如此,备当初便当托付子仲,又怎会让书凤接手?书凤莫要自作聪明。”
我顿时觉得额头上冒冷汗,忙低头小声应“是”。
“但若是书凤自觉事重,当来与备直说,”刘备突然间又变得和颜悦色,“幼宰言曾给书凤荐举一名唤费祎的少年,他可还能帮得上忙?”
我忙不迭地点头,说,“小费他很好,是个人才。不过等他及冠了主公你看是不是让他跟着诸葛军师还是庞军师做事?他底子不错,却也要有大士教;我可不想耽误人才。”
刘备似乎对我说的没太多兴趣,只是随便点了点头,顺口道,“幼宰在成都多有知交,也给备推荐过几位少年才俊。那些未及冠的,若是府中直接录用恐有不妥,但书凤若需人手倒正是合适。书凤不妨请幼宰相助。”
我歪着脑袋想了片刻,笑道,“我还真是看上了一个人,不过怕是要主公给我说两句好话董先生才能给我人用。”
“哦?”
“董先生的长子董允,听小费说他今年十五?我知道那孩子灵得很,就不知道董先生舍得不,”我笑着说道。
刘备也是一脸好笑地应下了。于是虽然被训了,而且仍然没能把事情转手出去,但我还算心情不错。不管怎么说,算是给我赚到了董允。而且听刘备的说法,董和那里还是有些人可以给我用的;不能把事务扔出去,能抓几个长工也算不错。
大概是刘备训话的时候不够凶,于是我完全没有危机感,一如既往得口无遮拦。我根本没仔细想,随口就说道,“不过主公,眼下的办法虽然还能过日子,怕是不能持久。哪有安排工作还得先想想人是哪个派系的再决定能不能用?这未免太没有效率了。眼下我们刚入蜀,有些事情是没办法,但将来这官僚体系还是得理顺它。无论什么官职,有才德,能为事者居之。主公已有三州之地,将来有朝一日称…”
我终于在彻底大逆不道之前清醒过来,赶紧刹车,差点没把自己的舌头给咬了。刘备看着我,表情很是古怪。我如今当真是满头冷汗,忙道,“我胡说八道了。其实这些事我也不明白,随便乱说的,主公你莫要见怪。主公知道我的,我只是有的时候想都没想就张嘴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