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看到景三公子那样的打扮,就算是平常很老实温顺的庄稼汉,也许都会突然跳出去打劫。
玉峰镇是个大镇,百姓们没粮吃,镇上的几个粮行,可是粮食充足。
年景不好的这几年,粮行由原来的两家开到了现在的八家,每个粮行的伙计都不少。
这就增加了拦路抢劫的人,虽然都没有形成气候,也造成不小的影响。
抢了财物,可以去买粮。
姚老大,姚老二带着三个儿子,工具,推着独轮车,去平顶山了。
他们家的壮劳力多,去了五个,六十多岁的养老憨也想去,被拦住了,因为他眼睛不好。
姚张氏衣襟上撩着几个馒头追了出去:“活累,吃饱再去吧。”
大孙子回头:“奶奶,你就别操心了,工地的饭比咱家的还好,听说今天买了一头猪。”
姚家现在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很多,办喜事,买回来的麦子还有两麻袋,猪肉也还剩了一点,都腌起来了。
吃的也不错。
姚张氏咧嘴笑了:“奶奶是老糊涂了,怎么把这茬忘了,他们不吃咱们吃。”
“吃完了,你们婆婆媳妇儿的,去坡上看看哪里还能点点豆子。”
男人都出去干活了,包吃饭还给工钱,女人在家也不能闲着。
姚巧娘小声说:“娘,雁儿的嫁妆还没做呢”
“虽说雁儿嫁的是大户,咱们也得做点嫁妆。”
别的什么可以买到,贴身穿的肚兜,亵衣亵裤,袜子鞋垫,手帕什么的应该早做准备。
江北雁不是普通的村姑,不会让赔箱子柜子什么的,但是贴身的衣物一定是要做的。
不但做给江北雁,还得给景公子。
姚张氏忙说:“做,肯定给做,鞋子袜子内衣外衣袖套,都得做。”
“雁儿的,雁儿女婿的”
“草儿花儿的娘针线活都好,两个孙媳妇儿活也能拿出手,打明儿开始,你们就做吧。”
“今儿个先把泡好的豆子点了!”
姚张氏拄着拐杖进屋了,屋子里有十几个箱子,不说箱子里的物件,每个箱子都做的精致,雕刻着精美的花纹。
她活了这把年纪,还没见过这么好的木材做的箱子,这么精细的雕刻。
她打算给两个儿子,两个孙子每家腾出来一个,当摆设。
这些东西都是外甥女婿家送来的,好几个箱子里装的都是各种各样的布匹,都是她没见过的上好的布匹,她活着这把年纪,都不知道布料的种类有这么多。
几样布料她都偷偷摸了好多次。
得挑出来一些给江北雁做嫁妆,按照她所能想到的最好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