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配点药丸方便。
这样,感觉心脏不舒服,吃颗药,比如丹参片,丹参滴丸,养心丸之类。
效果很好。
上次那个病人,江北雁告诉宋大大夫丹参滴丸的药方,大夫马上找齐了药,按照比例,当天晚上就配出了一些。
病人就住在玉峰镇,离得不远,晚上过来了一趟,拿了药丸。
第二天心脏病复发,及时吃了药,一会儿就好了。
一连好些天,他每天坚持吃药,竟然二十多天没犯病。
以前可几乎天天犯病,有时候一天两三次,他都觉得自己活不下去了。
病人都给医馆送了金匾。
听江北雁又配了点药丸,还送来了药方,宋大夫高兴的颠颠的像个孩子似的,点头哈腰请江北雁进了柜台里面,亲自泡茶。
这家医馆是宋大夫自己开的,他也是自小跟着,当乡村郎中的爹学医,长大后娶了村里大户的女儿,用媳妇的嫁妆开了这家医馆,整整坚持了四十多年。
现在他带了八个医徒,几个小医童,十里八乡的就他这一个大医馆,除了看病还卖药。
每逢集日,前来看病的人都在门外排成了行,徒弟加上他全都坐诊都看不过来。
平日里,医馆也留两个大夫看病,其余的都去山里采药,上门给村民看病。
他的口碑很好,却因为面对的病人都是穷苦山区的百姓,收着少的可怜的诊费,有些要赔钱,有些药还要免费送给病人。
维持的很艰难。
而且他真的只是跟着爹学了点,都是自己摸索的,有很多并不擅长,比如小儿咳嗽,老年哮喘,骨痹,中暑,毒虫咬伤……。
“宋伯,我知道你诊费低,药便宜,又要养这么多的人,医馆维持下来很困难。”
“也是人手少,没钱雇佣更多的人。”
“我给你投资点吧!我给你一千两,你把旁边这两家都打下,医馆弄大点。”
“最好把后面院子也买下,以后不用亲自去采药,弄个药材收购点就行。”
“八个大夫加上你,九个,已经够了。以后地方大了分开,妇人科,儿科,骨科什么的,谁擅长什么坐诊什么。”
“除了治病救人,还可以多弄点成药,药水,药膏,膏药的。”
“也可以配些高档的,比如人参养荣丸,龙牡壮骨丸,人参健脾丸之类的!”
“如果还有多余的银子,多余的人,也可以熬阿胶糕。”
“这些都是有钱人家的阔太太需要的。”
宋大夫这么多年治病救人,每天忙忙碌碌的,只忙活了,赚不到银子,赚不到银子,养活不了这么多的人,压力就大。
得多方面发展。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宋大夫听得连连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