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海上枭雄,父子俩做生意的本事确实有点,打仗的时候,也就欺负欺负弱点的海盗了。
所以即使现在的郑森有着这样那样的功绩,但是在朱慈烺眼中,其先天不足,天份这个东西,不是说你后天努力就能改变的。
大明海军将来面对的是什么敌人?那是整个欧罗巴。
而且海军的胜败决定着大明整个战役的胜败,把这么大的责任交给郑森,朱慈烺怎么想都不放心。
当初收郑森在身边,当时真的不是因为郑森有多少天分,有多聪慧。
那个时候存粹就是为了把郑芝龙拉上太子的战车,就是惦记郑芝龙手里的钱和船队了。
后来郑森能一直在海军中混而且步步高升,那完全是对郑家的补偿,也是为了安定郑家老臣的心。
但是大明能拿得出手的新生代海军将才就那么几个。
如果不用郑森,那只有施琅、施福、黄庭这么几个了。
施琅这一家子现在在海军中可谓是枝繁叶茂,虽然朱慈烺一直不待见他,但是他的才华始终是掩盖不住的。
施福是施琅的族叔,对施琅有提拔之恩,又是亲戚。
当年施福可是郑芝龙的左膀右臂,郑芝龙投靠大明之后,正是施福提出,诏安愿意归顺的,打压那些顽抗不听话的。
郑芝龙依靠这个策略很快就完成了对大明近海以及整个东北亚地区海域的肃清,完成了自己的海上霸业。
所以施福不仅是一个难得的海军将领,也是一个帅才。
施琅家除了这两个拔尖的之外还有施琅的胞弟施显其父亲施大宣,都在海军中任职,职位都是小舰队的指挥职务。
这种形势下,用施琅就意味着施家可能在海军中势力迅速膨胀。
而且这个时候郑森和施琅双方还没有矛盾,作为郑芝龙的旧部,难保施琅不对郑家心存感激。
这又等于是让郑家有了顺势再次在海军中崛起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