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郑老这是何意?”
“这便是老夫想问的——将军以为当今天下何人可称英雄?”
“呃……瞧您这话问的,如今大隋分崩离析,各路豪强趁势而起各据一方,能有此成就的哪一位算不上英雄?”
啪——
“默错一字,重新写过——将军此话不然。时值乱世,固使英雄有了用武之地,但天下虽大却哪来的那么多英雄?阮步兵有云‘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今日是也!”
“郑老说的也是。比如说小子我吧,被逼得走投无路只能跟着瞎胡闹,结果瞎打误撞间竟也混成了一方诸侯,这跟您口中的小人得志就是一般无二。”
“将军何必妄自菲薄?”
“那瓦岗翟让,十万内军天下无敌,无论如何也算得上英雄了吧?”
“呵呵,翟让匹夫尔!色厉胆薄,亲小人而远贤士,行大事则惜身,见小利而忘命。瓦岗虽强,此人却如三岁孩童携重宝招摇于市,必逃不脱死于非命的下场,非英雄也。”
“那李密呢?我这位老丈人可是久负贤名,素为人所敬仰,可称英雄乎?”
“再偷听便将《急就篇》也默上十遍——蒲山郡公,隋之世臣也,无大怨于隋而素持不臣之心,此为不忠;高堂尚在而远游不归,抛妻弃子尽散家财而不养,此为不孝;无故而蓄乱志以干令尊,事败不顾故主只身而逃,此为不节;亡命而依翟让,却不思感恩反生鹊巢鸠居之念,此为不义。如此不忠不孝不节不义之徒,且谋无有中,量无有容的清谈之辈却被愚鲁之人奉为贤士,实乃滑天下之大稽,非英雄也。”
“那我另一位老丈人呢?这位可是时刻高举着‘怂’字大旗,打左脸送右脸,面皮之厚堪比城墙,颇有汉高祖之风,这要还算不上英雄可就说不过去了!”
“唐公嘛,身世不凡又心怀大志,偏偏还能屈能伸颇识大体,倒也有几分英雄的成色。然则其弊有三:一则出身有疑,非我华夏正朔,必为世家大族所不容;二则臣道有亏,陛下虽屡次见疑于唐公却未负其身,唐公若贸然以下犯上必为世议所不齿;三则人才凋零,老夫观唐公门下雄才大略者稀,庸碌苟且者众,不足成事。有此三者,唐公虽有英雄之名,却无英雄之实。”
“人才凋零……好吧,那屈突通呢?”
“屈突通名为隋臣实同叛逆,然则鼠首两端不思进取,此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
“那窦建德呢?”
“又分神,讨打!再将《凡将篇》默十遍——窦元贞慕虚名而轻实利,必为虚名所害,非英雄也。”
“那萧铣、杜伏威、沈法兴、林士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