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幸第一天还算顺利,天将黑时在一个山坳中的平地停下。
两座大山间的平缓地带,坐落着一座孤零零的兵站,落日余晖下,显得孤寂苍凉。
今晚夜宿兵站。
明明像鸭蛋黄一样红彤彤的夕阳,可一下车,迎面吹来一股凉嗖嗖的风。
“嘶!”透心凉的感觉。
兵站里停着早他们一个多小时抵达的报饭车,犹如古代的‘飞马传递。
汽车从离开营区就处于失联状态。
兵站没有电话,车队路上行进,报饭车走前面,先到兵站报饭。
见到车队轰隆隆开过来,报饭车的战士咧嘴笑,闲着无事,正拿着铁锤、铁楔帮兵站劈柴。
兵站大多建在靠近森林的地方,每个兵站都有木料堆放场,兵站官兵每年都要花许多时间上山伐木。
干枯倒地的树木,用双人拉的大木工锯锯成一节一节的木料,装上大货车拉回兵站,再用大肚锯锯成一米左右的短节。
刚才报饭车去几公里外的森林帮忙拉木柴。
这条线建了几十个兵站,都是简易营房,没有围墙,没有大门,遇到刮风下雨,牦牛会跑到这里躲避风雨。
出发前每人一块防雨帆布,把被子、褥子、衣服等放一起,捆成大背包,往车厢里一扔。
战士们下了车,提着各自背包进大通铺。
一间屋子中间一过道,左右两边都是木板钉的通铺,一个房间能睡四五十人。
屋里昏暗,弥漫着说不出难闻的气味儿。
大通铺窗户上原先装了玻璃,风吹雨打,许多窗户都破了,买不到玻璃,用木板把窗户钉上。
冬天漏风,寒气逼人,夏天窗户打不开,不透气,气味难闻。
一个营的战士住进来,几个大通铺立马挤得水泄不通。
“小冯,你睡这里!”陆远平把通风最好的门口位置安排给冯素莲。
“是!”冯素莲没啥讲究。
人满为患,不可能为一个女同志再隔出一间,睡靠外的位置已属照顾。
扔下背包,战士们开始找厕所。
出了门不用问,闻着味到几十米外的地方上厕所。
旱厕,木板钉一下就算蹲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