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在老太君预料内的事。
她又问了明洛的年岁和家里情况,虽说宋家祖上追溯个十代八代都没出过劳什子的王侯将相,但实打实的出身清白,世代务农是肯定的。
难道她的大孙子只能寻个田舍翁的女儿作媳妇吗?
英郎是她亲眼挑中的孩子,除了没有血缘关系,其他样样出色。
眼瞅着秦王府蒸蒸日上,英郎他爹又早早在秦王跟前挂了名,建功立业的机会近在咫尺,势必有个好前程。
老太君念叨着儿子孙子的功名前途,看明洛的眼神一寸寸地凉了下去。
不。
她不能因着明洛本人的出挑而放弃岳家对英郎的助力。
她孙子就算娶不到正经大族的娘子,旁系偏支的也行,平民百姓家的,不行。
明洛的出现好似一记警钟,彻底敲醒了老太君先前还混沌的孙媳模板,什么温良恭俭让,什么德行为上。
在家世出身前,屁都不是。
这世道她早八百年前就看清了,没权没势是过不下去的,升斗小民一辈子只有被剥削的份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