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还是别进来了,我来取重要的东西就好。”苗老师见状说道。
“行。”林于磐点头同意。
高兴则用手帕捂住口鼻,用手机的手电筒为苗老师照亮。从门外看去,一张古老的八仙桌上整齐排列着许多约二十厘米高的陶俑,外围可以看到有侍女、厨师、农民和官员等形象。
汉代常见的陪葬品多为陶器等日常用品,但苗老师展示的第一件物品却远超寻常。
那是一个精美的红木盒子,里面躺着的是一枚闪耀着金色光芒的龟钮印。这枚印章不仅保存完好,就连龟壳上的细纹也清晰可见。
高兴小心翼翼地拿起印章,仔细观察后,上面刻着四个古朴的阴文:“吴侯之印”。他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
“吴侯之印?这是谁的?”林于磐好奇地问。
“三国时期吴国的君主。”高兴解释道。
“孙权?”林于磐猜测。
“孙权后来成了皇帝,他的陵墓在南京紫金山,而且他最早是吴王,没有‘侯’这个称号。”
“那应该是孙策了。”林于磐再次猜测。
“你这个馆长也太不专业了吧。”高兴无奈地说。
这枚印章来自江东小霸王孙策的墓。尽管孙策生前并未称王,但他已是江东的实际主宰。这样的历史人物,其墓葬的价值可想而知。
苗老师之所以不敢将这枚印章上交,是因为他担心自己曾作为盗墓贼的行为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在2011年前,盗墓罪最高可判处死刑。然而,如今情况不同,苗老师年事已高,即便自首,最多也就是判三年,缓期执行。
“苗老师,孙策的墓具体在哪里?”高兴追问。
“我确实记不清楚了,只知道是在徽京的一个建筑工地附近。”苗老师回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