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白眉最良

“只是袁本初去岁阻于玉璧,今岁又败于官渡,诸多困事杂陈,其人又是年迈,精气神就远不如从前了,不及讨定黑山、攻杀公孙时的意气风发,是所谓英雄迟暮,壮士不已。”

荀攸揣测推断了一句:“若是再经上几场败仗,行事有所困厄,袁本初是个好脸面、知羞耻的人,到时候其人心下郁郁,气运不畅,料来很难长寿。”

‘好脸面,知羞耻。’关于荀攸对袁绍个人心性的评价,刘璋认为说的极是到位。

袁绍为人相当顾忌颜面,如界桥之战袁绍被公孙瓒手下骑兵围困,田丰劝他入空垣中暂避一时,袁绍宁愿战死也不躲藏,又如历史上官渡战后,袁绍竟是发兵呕血,这是羞愧不已、气急攻心的症状。

不然袁绍如果有汉高祖刘邦的洒脱,没有因为官渡战败发病而死,曹操也未必就能拿得下河北,汉末天下的归属也就还存在两说的情况在。

商议完了河北的事情,话题转到了荆扬,荆州和江东没有什么大事发生,无非还是孙策逆江而上、攻打江夏,两边在江夏打打杀杀也几年了,谁也奈何不了对方,今岁还是一样。

孙策虽是骁勇,可逆流征伐,水势不便,且刘表虽是老迈,但并不腐朽,是一只体衰的老虎,不是轻易能拿下的,其人自保还是有余,孙策一时间拿荆州也没什么好办法。

议事议了一个上午,午间众人散去,用饭去矣。

“阿循,举天下诸侯,你认为谁堪做为父的敌手。”等到众人散去,刘璋向旁听良久的刘循问道,也是对刘循的一番考效。

刘循听到提问没有立即应答,而是皱着眉头思索了一会,片刻后他回答道:“袁本初坐拥河北,势大兵强,而其人年迈,子嗣不睦,未能有所远图。”

“曹孟德挟天子而令诸侯,且其人腹有良谋,颇有韬略,但中原四战之地,朝堂之上又多有忠臣义士不服其人,内怀忧而外有患也。”

“至于刘景升、孙伯符之辈,栖身于荆扬之地,卑湿之土,难有大的成就。”

“是故以孩儿卑陋之见,阿父如今坐拥秦土,可比之强秦,进可攻,退可守,战机在握,无人能及,因故举天下诸侯,当无一人是阿父的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