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收服,还是需要花时间去治理。
需要把那里,给纳入到大明你的统治之中。
能够在那里推行政令,能够在那里收得上税。
能够让那里的人,自发的认同我大明,认识同我华夏。
这才是真真正正的将其纳入到统治之中。
这些都是需要大力气去做的。
只有真正的把那里给变成了大明的,这才是真正的开疆拓土……”
梅殷望着朱标,出声说道。
朱标点了点头,对梅殷所说的话,他很认同。
事情确实就是如同自己家二妹夫所说的这般。
“那二妹夫觉得,到那边后该怎么做?”
梅殷在这上面,没有什么推脱。
直接开口道:“我的想法就是,打是必须的,但也要收心。
首先,在那边需要先把元朝的那些统治给覆灭了。
再开始治理。
我大明这里,要在那里推行一些善政。
比如说,可以分土地。
把当地被众多头人土司等这些,给牢牢的控制住的那奴隶,给解放出来。
让他们从地位身份底下的奴隶,变成一个真正的人。
给他们田产,给他们工具,教他们如何生产生活。
在这个过程里,还要进行一些相应的教化。
告诉他们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对的。
把我华夏的文明这些,传授给他们……
除此之外,还要进行大移民。
把我华夏这边的汉人,尽可能多的,往那边进行迁移。
要让我汉人的数量,在那边迅速的增加……
西南那边,我汉人的数量,若是有一成,那边肯定会动乱。
若是有三成汉人,那么那里就会变得安定。
我大明的很多政策,都能在那边推行。
若是汉人的数量,能够达到五成,那么那和我大明这里,就没有什么太多的不同了。
若是能达到六成或者是七成,可以说,那便就是我大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永远都分不出去!
所以,在接下来朝着那边进行移民,是必不可少的事情。
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
只有往那边移民移的足够多。
那里才能够真正的稳固。
移民这事儿,父皇大哥你们都很清楚,知道怎么做。
我就不必多言了。
不过在这个上面,我倒是多说一句的。
那就是,那些前去攻打西南的兵马,还有带去的相应的工匠以及民夫,在最好是能够让他们在那边直接安家落户。
打下来西南之后,建立各处卫所,让他们在那里镇守生活。
而且,还可以提倡汉人,和当地的那些土人,彼此之间进行通婚。
还可以给出一些其余的条件,比如说,能够和那边的土人,和我汉人成亲之后,那么自动就会变成我汉人。
甚至于,连带着她们的一些亲戚,都可以通过一些条件变成我汉人。
当然,这些事情不能去强制性的来。
但却可以,给主动留在那边的将士,匠户,民夫,还有那今后移民去的人,诸多政策方面的优惠。
比如,可以在多少年内,减免多少税。
每人可以得到官府多少的钱粮之类的补贴。
除此之外,还可以在考科考上面有一定的优待。
今后父皇这里,肯定是要继续进行科考的。
既如此,那也可以给他们那边一定的优待。
除此之外,还要派遣相应的教书先生,那边去教书。
教授给他们我华夏的知识和理念,对他们进行同化。
思想上的认同,才是真正的认同。
我大明境内这些犯官之类的,今后能杀能别杀就尽量别杀,把他们都给一股脑的弄到西南那边去。
让他们在那边担任官员,进行教化一方。
到了那里做的再不好,再杀也不迟……”
梅殷在这里,和朱标说着他在这上面的一些考虑。
听着梅殷说的这些话,朱标不时的点头。
手里面拿着的笔,也没有停下。
不断的在这里记录着。
把梅殷所说的这些,都给记下来。
准备回去之后,和自己家父皇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