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个废物点心,唯一能干的就是写东西,前辈们用自身的经验告诉我们,以笔为刀同样能达到目的。
于惠敏准备花几天的时间,写两篇文章,一长一短,短的是偏向正经报告的新闻稿。
是于惠敏以一个新进工作者的视角,在工作中碰到的情况,由点及面,历数生活中女性遇到的不公平事例。
接着话题一转,又将这次大家的处理方法写了,最后留了一点空白的地方,就是根据这次的结果,做简单的工作总结。
写完,便将稿件单放着,开始写她的长篇小说了。
长篇小说中,她刻画了一个勤奋、刻苦的小女孩,从她的视角里,写了一个自立自强的文章,以启发全国女性意识觉醒。
与此同时进行的,还有一个对照组,是个男娃子,男娃子不聪明不刻苦,就跟普通的街溜子一样,这个人是女娃的弟弟。
通过两人生活的对比,暗戳戳的表明,一个女孩从出生到成年,需要经过多少的难关,才能从幼苗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而男娃全都不用,仅仅只是因为他的性别。
因为是站在女性视角揭露现实的,文章里对于男性群体天然带有一种审判感,虽然臭男人的观感她并不在乎。
但讽刺的是,想要通过改变女性地位的文件,还得男人们签字,所以于惠敏弄了个骚操作。
她给自己强行改了个性别,行文风格也仿照了树人先生。
“树人先生,你可千万别怪罪,谁让你的文风天生带着几分嘲讽呢,简直跟我的文章完美匹配啊。
话说,我用男人的口气写这个故事,接受程度总要高些吧,臭男人们也该反思反思了。”
心中带着一腔愤懑,于惠敏行文简直如流水,一点卡顿的地方都没有,很快,这篇长篇故事的大纲就写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