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桓玄之死

江辰传奇 吹牛笑书狂 1444 字 2个月前

当海棠跑到那若隐若现的楼阁所在处时,他才看清了,眼前楼阁非楼阁,更像是一块巨大石碑。

石碑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一些字,字迹工整,笔力雄厚,雕琢技术更为当世一流。石碑上面的文字记载了刘裕设计诛杀桓玄,代晋称宋的一段往事。

这原是值得玩味的一则历史,若在家中闲坐,可观刘宋当代史,也该有所了解,虽然史官一定会将刘裕说的十分友善,是位正人君子诛杀叛逆等等,史书虽是史官执笔,但背后操盘者却是当今的圣上。

因此,刘宋王朝的历史在史官的笔下,可信度并不高。

然而,这华山之巅的一块普通石碑上,却刻着真真切切的晋末历史。

海棠仔细看去,只见石碑上写着:昔大将军桓温欲加九锡,三伐北魏于溯,败而归,声望受损,受制于朝中王谢势力而未能如愿。子桓玄建“桓楚”王朝,追尊温“楚宣武皇帝”。太元二十一年九月,晋孝武帝醉卧内殿,为张贵人杀死,太子司马德宗即位,是为安帝。

安帝不辨寒暑饥饱。一日,出殿径往广德宫,正值夏日降雨,遮天蔽日,雷声滚滚,德宗皇帝却以为秋季将过,于是询问手下内侍“未临朝半年之久,无一人前来询问,何如?”

那内侍愣了下,没反应过来德宗皇帝的意思,疑惑道“奴婢只知此时乃夏至刚过,正是天气炎热之时,还不清楚以近冬至。”德宗皇帝一皱眉,冷冷道“难道朕还会搞错?”这话一出,吓得那内侍连颤抖的跪倒在地,双手猛抽自己的脸嘴里连道“奴婢该死!奴婢该死!”

德宗皇帝冷冷朝他看了眼,自顾自的走下殿去,事后德宗皇帝得知自己猜错了时节,想要将小内侍找回来,结果被告知内侍以被乱棍打死。

这件事虽然微不足道,却被史官记录了下来,后世看到这件事都误认为安帝愚笨,不擅长说话,据《晋书·帝纪第十》记载安帝这件事时,更说他连冬夏的区别都认不出来,是个著名的白痴皇帝……隆安四年三月,桓玄夺荆、雍二州,随即上表朝廷,求领荆、江二州刺史,朝廷授以都督荆、司、雍、秦、梁、益、宁七州,后将军,荆州刺史,假节,以桓脩为江州刺史。

桓玄不满意,上疏坚持领江州,朝廷不得已,加桓玄都督江州及扬豫八郡,并领江州刺史。桓玄得寸进尺,又提出以兄伟为冠军将军,雍州刺史,以侄子桓振为淮南太守,朝廷都不敢不从。这时,浙东一带的农民起义正风起云涌,势不可挡,此势力即后来退居江南的陀骨教前身,朝廷忙于派兵镇压,无暇西顾。

司马元显代父执掌朝政后,继续用佞臣,树亲党,聚敛无度,朝纲紊乱。加之桓氏子弟布列朝野,势力强大,故桓玄的种种非分之求,朝廷都有求必应。

桓玄独霸荆楚,兵强马壮,乃广树腹心,安插亲信。以兄伟为江州刺史,镇夏口;以司马刁畅为辅国将军,督八郡,镇襄阳;派遣桓振、皇甫敷、冯该戍湓口,控扼寻阳。迁沮、漳蛮人两千户于江南,设立武宁郡;招集流民,立绥安郡。又在各郡置郡丞。朝廷下诏征广州刺史刁逵、豫章太守郭昶之入朝,都被桓玄擅留不遣。桓玄踌躇满志,自以为东晋天下三分有其二,而司马氏气数已尽,故多次指使人替自己上祯祥、献符瑞……天下大势,不如山,如水。山可以千年万载不更变,水却是瞬息之间平如镜,瞬息之间起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