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高原的决心

江辰传奇 吹牛笑书狂 2903 字 2个月前

化身,即以本体按照特殊方式演化而成的另一个“自己”,有神识、蕴养一定量的浩瀚气,却无心力。简单来说,就是没有“本心”,任何思想都全靠本体意志操纵,虽然也可以在神识中蕴养一座小宇宙,但蕴养速度很慢,大约只有本体的十分之一。

初时化身修为也很弱,按照清雎天尊来说,他的五行化身每一尊法身都有堪比红尘仙实力,相较清雎天尊的修为,相差两个大境界。

但清雎天尊的化身也会随着自身实力的增强而逐渐突破原有境界芥蒂,比如清雎天尊始终掌控的火行法身,也就是江辰如今见到的血红之气男子,如今便有着堪比准圣境的修为。

化身可离本体作战,这就要求本体对灵魂掌控到达一定层次,甚至是一心多用的局面,否则当本体遇到危险或是重大事件时,便无心操纵化身,化身也会随之消散。

三界中,除了清雎天尊顺利练成大圆满境界《五圣同源大法》外,也就只有人道教天尊太上老君的《证道三清》有类似效果。

但清雎天尊分化的是五尊化身,而太上老君《证道三清》只有三尊化身,但那三尊化身初时境界,便与太上老君本尊相同。

清雎天尊还得苦心修炼化身,才能达到与本尊同层次境界,也同样需要经历红尘劫,而太上老君的化身则规避掉了这一风险。

从某种意义上讲,《证道三清》类似于《五圣同源大法》的升级版。

分身,只是本体的一缕魂魄分化而成。无神识与心力,只有少量浩瀚气凝练而成,随着本体心念消散。

一缕分身有着本体二分之一的力量,也就是接近圣人境实力,但却并非法身那般可以自行修行,因此分身只能在应急时作为对阵一方出战,而清雎天尊也要随时操纵分身投入战斗,心念稍有差池,分身就会烟消云散。

第二元神,即本体借助外力打造一副躯体,相当于另一个“自己”。

除了不会本尊原本修炼的神魔炼体术外,几乎与本尊无二。江辰当初借助一气三清珠凝练的第二元神“鬼圣大士”便是由他“恶”念所化,将江辰的“善”与“恶”完全分割开,各自修行。

但鬼圣大士因为得到冥河老祖传承,成为了下域界修罗王,又借助特殊时空类法宝修行数万年,如今实力堪比圣人,比江辰都高出整整一个大境界。

鬼圣大士虽然是“恶”念所化,但大部分只是嗜杀成性的“恶”,在对孰是孰非的理解中,与本尊相差不大,而经历诸多地狱磨难,一次又一次的磨炼道心,更让鬼圣大士知道了自己一直在追求却又说不明白的一些东西。

在他看来,人之初,并无儒家所说的性善论与性恶论的区别,只是每个人后天的经历不同,才会导致一个人的方向趋势,是朝恶还是朝善,况且,很多时候“善”与“恶”是他人眼中的评价与看法,自己往往做不了主。

在鬼圣大士看来,一个人出生时,就是中性的。

何为中性?

即他分不清善与恶。并非长大后出于人言对善恶的理解,比如一个人评价另一个人是“善人”,便会有很多人迎合他这个观点,有一个人评价另一个人是“恶人”,也会有很多人对其口诛笔伐。

这实际上,都不算真正理解善与恶,随波逐流的人未必能够分得清此间曲直。他们只是想去评价,便评价了,对于这件事本质上的孰对孰错,却不那么在意了。

简单来说,你的敌人一定希望你是坏人,而他是好人;你的朋友,也一定希望你是好人,而绝非坏人;你自己,则必然认为自己是好人,纵是犯了错,也应当是个“犯错”的好人。

没有人会自诩为是“坏人”,除非这人受了很大打击,不再相信任何人,也不在想被任何人伤害,才会提前说出这些话,让别人对他心生忌惮,从而不敢去欺辱自己,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对自身人格的否定与排斥。简单来说,是自卑的体现。

但这样的人,也不能说是坏人。只能说他是个可怜人。

包括江辰在内,始终不相信一句话。

“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这话在江辰看来,无非是好事者的混账话。

江辰一向对此嗤之以鼻。

这里的“恨”指的是“悔恨,后悔”之意。

也就是说,曾经有过令自己伤心或是后悔的事发生,从而造成了日后长此痛苦。但本质的好坏,并不是如此能说明的。

言归正传,在下域界经历了无数轮回的鬼圣大士,亲眼目睹万千凡俗生灵一次又一次的转世投胎,步入六道轮回。

或是成禽兽、或是成恶鬼、或是经历十八层地狱洗练灵魂赎罪……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生前所结因果买账,佛门讲“因果轮回”,在鬼圣大士看来,是毋庸置疑绝对存在的东西。

这种看不见、摸不着却又真实存在的力量,让鬼圣大士恐惧,更像是畏惧那位远在天外天之外的三界宇宙掌控者。

江辰曾亲眼目睹修罗道内墙壁上所画地藏王菩萨图像与其发下大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早有成佛缘果的地藏王菩萨却因此宏愿,永远成就四大菩萨之位,然而地藏王菩萨仍如此做,可见其佛缘之深,以及普度众生的恢宏格局。

这也是鬼圣大士心中敬佩地藏王菩萨,并愿意为此倾心经营整个修罗道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