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着几日,总能听见村民的念叨,近日要交赋税,三不有村瞬间成了热锅上的蚂蚁,谁也不知道交多少,交给谁?
而这是明月儿引起的,在他们看来村长的行为并未毒死人,不至于赶出村去。
他们都忘记了,是村长见事情败露才自行离开。
叩叩。
还是第一次有人登门拜访。
明钱儿本来坐在窗前,靠着窗棂的小脑袋左右晃动,一听有人,立马打起精神,冲着去开了门。
来人是采母,她手上提着礼,往里探头望了眼,才低头看向眼前的明钱儿,“你姐呢?”
明钱儿指向厨房,没见阿山哥,他又耷拉着脑袋回去坐着。
采母已经笑着进了厨房,瞧见明月儿正忙着炒菜,小身影有模有样的,更是心头一喜,“月儿真是勤快。”
“没办法。”明月儿不做,这一大家子就只能饿肚子,要么就随便吃,她端着笑颜,顺道扫了一眼采母手上的礼物,便明白了这一趟前来,怕是不简单,“婶婶等我会儿,我马上弄完了。”
说着,见菜熟了,她便舀出来,又做了一个汤,才招呼钱儿来端饭菜,准备吃饭了。
按理来说,别人家吃饭,知道礼数的都赶紧把事说完了就走,偏偏采母不按常理。
“我来帮忙。”采母端碗舀饭,最后直接厚着脸皮坐下。
明月儿心里有点没底了,到底是有何事相求,至于做到这个地步?
张老太太很客气的给采母夹菜,气氛一时良好。
等着快吃完,采母忽然看着张老太太,一副难以启齿的模样,后又纠结一番才开口,“老太太,你也知道我家阿山,人品长相在三不有村,哦不,在这十里八乡也是顶好的,人也懂事,顾家……”
这话头不太对,元卜盯着她,不自觉手握紧了筷子。
“采家的,你不妨有话直说。”张老太太大概也明白了,采阿山没得挑,但在之前,她很清楚采家并不怎么赞成采阿山和月儿走近,来家里几次都是匆匆回家的。
“月儿再有两年就及笄了,我想,不如我们两家定亲,两家合为一家,我们也能照顾你和钱儿。”采母适时开口,见一家人没打断,才继续,“早些定下来也好,我们也不要多,十两银子的嫁妆,到时候我们为老太太养老,把钱儿养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