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婶瞧着从明月儿身上掉出的东西,忙从地里捡起,仔细一瞅,竟是一把小木梳。
瞅瞅木梳上面刻着那个样式儿蹩脚的月牙儿,一看就知道,不是啥能工巧匠。
“月儿,东西掉啦。”王婶瞅着明月儿,笑眯眯的说着,她的眼神还若有似无般的往一旁元卜的身上瞟了一眼。
只怕这木梳并非是啥名匠所制,而是有情人所制,难怪月儿会随身携带身上。
明月儿从王婶手里接过木梳,下意识的用余光偷瞄了眼元卜,接着迅速的将木梳收起:“你们先忙着,我去找些东西。”
大家伙儿齐心协力将割好的稻谷堆在一旁,这也比较方便了明月儿找种。
想要种植出更加优质的水稻,选种很重要。
明月儿将一些饱满健硕的稻米摘下放入袋子里,她选取了一些‘小样’拿给村民们看。
“这意思是不是就是,咱把稻米分成大中小,到时候卖的时候价钱也不一样,像这种,又大又饱满的,就留着当种,来年种出的稻米也能长成这么大?”杜村长捧着手中稻谷,喜盈盈的瞅着明月儿问道。
“差不多,这个意思。”明月儿若有所思般的顿了顿后,缓缓说道。
大家看着杜村长手里的稻穗,心中都欢喜不已。
若是来年满地长得都是这样的好种,那可真是太好了!
实际上如果按照现代化标准来说,一亩地少说也能达到上千斤的产量。
可在这里,却不行。
加上又是人工收割,整整花费了一日的功夫,不过才收了三亩地,这已经不少了。
“我刚刚合计了一下,毛的算,一共有两千多斤,这要是扒了壳儿,可不少咧。”村长媳妇儿站在边儿上笑呵呵的拿着本子算着。
尽管这是三不有村的成果,和他们无名村没啥太大关系,但只是看着村长媳妇儿也高兴。
原先月儿说要明年才能种植水稻,今年赶在暑假时候给最后一茬种上了,意味着无名村今年秋末,也能收获一茬!
短短不过三两天的功夫,大家都上岗就位,各司其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