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围领的事儿,明月儿倒是想到了一个不错的法子。
她盛出锅里早上剩下的米粥,配着王婶拿来的菜蟒跟包子,随便吃了两口。
“婶,你们谁会纺线?”明月儿将碗筷一搁,站起身来,看着王婶她们问道。
纺线这种活儿,穷苦人家的媳妇儿,基本上是人人都会。
不过可惜的倒是家家户户虽然不少人都会纺线,但,先前依旧还是有人冬日里穿不暖。
人们权衡之后觉得,吃饱比穿暖更重要,加上粮食又金贵,罕有村里能见着几块空地种棉花的……
“纺线这种活儿还不简单。”张婶眯着眼睛笑着,瞅着月儿说道:“就是费功夫些,且,咱这儿也没有大布庄,裁缝铺,就算是做成了衣裳,帕子,拿去卖,也不值几个钱。”
大家都会纺线,那实在是太好了。
也多亏了那几年,冬日里流行手作,明月儿闲暇无聊的空子里在网上也看过几个视频,倒是也学会了几个最为简单的,织围巾的织法。
皮子到底是有限的,且,有些色泽一般的,直接拿去卖又卖不上价。
明月儿先挑选了一张成色较为普通的兔皮,将其上面的兔毛刮掉之后,又煮沸了开水,将兔皮放进去滚一滚,烫一烫。
余下的这些没了毛的皮子,用处也多了去了。
比如,做鞋面!
“给兔毛加在这棉花里,纺成线,确实是没听说过,不过,咱们可以试一试嘛。”杜村长家媳妇儿瞅着大伙儿,主动带头提议道。
村里人永的纺线机都盘出了包浆了,虽然简陋,不过也看得出,有些年头了。
不出半日的功夫,还真是让王婶她们这帮妇人们给研究出来了,如何在纺线的过程中,把这兔毛融合进去。
明月儿弄了一双一次性筷子,将那兔毛毛线往筷子上一缠,一绕,便开始动工了。
也得亏她记忆力不错,摸索着,一会儿便织出来了二指多。
“哟,这玩意儿这么软和,这要是用来做衣裳,穿在里面,冬天可不怕冷了。”王婶她们几个围在明月儿身边,就好像跟看什么稀世珍宝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