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根据平日里的日晒,地貌情况综合做出一个概述来。
虽然都是一个村里的粮食庄稼,可是,实际上种植的地不一样,这日晒不一样,都很影响最后的收成的。
平日里也就是一些乡里,邻村的过来找她讨教一些关于平时粮食种植的方法,除虫的法子等等。
也没有人去打扰月儿。
老许他们一帮人,该忙着上山采药的上山采药,该带着女娃儿们学习医术的,天天抱着几个木头娃娃不撒手。
“你们这大晌午的就连饭也不吃一口,就坐在这儿抱着这么一个木头娃娃,我看看,这能看出一个啥玩意儿来啊。”张婶儿瞅着阮阮他们一个个的,拿着银针,一下又一下的在那木头娃娃的身上扎着。
不由得开口对其说道。
阮阮眯着眼睛笑着,也不恼,慢条斯理的解释道:“这是穴位,娟子姐说,治病,也不是完全都靠着吃药,针灸,也能算是一种法子的。”
张婶儿这人,就是典型的乡下妇人一个,她也不会什么旁的。
既然人家阮阮姑娘喜欢这个,感兴趣,她这做准婆婆的,当然是百分百的全力支持了。
旁的忙又帮不上什么,只能是人家一帮人在那忙活着,她跟着,一起烧个茶什么的。
这都已经很好了。
张牟坐在边儿上,看着阮阮那一脸兴致勃勃,孜孜不倦的跟着娟子学习的样子,不自觉的,唇角就微微上扬。
纵然前年还被村里人嘲讽说他是村里现下唯一单剩下的老光杆汉一个了,那又如何,现在,这不是福气来了!
“哎哟,你们这院儿里,还真是热闹的很。”、
英华带着她家那小儿子,抱在怀里,肩膀上还背着一个竹篓,笑盈盈的从外头走进门来,说着还不弯腰将肩膀上的东西给放下。
竹篓子里面装的是英华这阵子跟着村里人一块在山里捡的一些野菜啊,什么木耳之类的。
她就是合计着,平日里自己也受到了人家月儿姑娘的帮顾不少,她的能力有限,金钱上的支持,不现实。
就这么跟着村里人一起在山上捡了一些野货啥的,拿着过来给月儿家里。
等到冬天里炖菜啥的,也算是给添了一味儿菜了。
这季节,木耳啥的,多的满地都是,还有好些村里人自儿个也叫不出名字,但是世代都在吃的野菜,都不少。
明月儿一家根本不用出门,每天都有吃不完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