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令人恐怖的是,这种打压里面并不是辱骂也不是打人,而是日常一点点的洗脑和否定。

不停的被灌输女儿就得为儿子铺路的思想。

这一点从她和招娣的对话中,以及一点一滴的摩擦里,能够看出改变。

导致两人后来分道扬镳。

这些都不是最有争议的地方,而是张焕的父母和弟弟,最后居然没有得到什么惩罚,没有天理昭章,报应不爽。

有人觉得,这是鼓励那些父母把重男轻女。

而有的人却觉得,这个世道就是这样,往往没有良心的人会过得更好,没有那么多因果报应,这是很现实的事情。

也有人能看出来,招娣跟张焕本身就是对照组。

两个都是很好的女孩子,也都很机灵。

一个本身就是从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出来的,不过脱离了家庭的桎梏,虽然很苦很难,但是最后活出了自我。

而另外一个,从小衣食无忧,算是被父母捧在手心里,最后却落得了那种下场。

品味到这种思想的人,出了第1句金句,叫做做人不要太张焕。

傻兮兮的听家里的安排,什么都觉得听父母的好,父母永远不会害孩子,结果没能得到好下场。

有了这种句子的出现,哪怕是没有网络,也能引起大家的好奇,书友圈变得更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