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家良没想到这个漂亮的电视台副台长、节目主持人,上来就问了这么一个犀利而具有导向的话题,他压抑着内心的反感,看着她,严肃地说道:“请问你是谁?是哪家媒体的记者?”
美女记者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将手中的话筒往高处举了举,薛家良就看到话筒上有个台标,台标的另一侧有三个字“骆霞播报”。
“县台的?”薛家良问道。
骆霞说:“您是瞧不起县台吗?我也可以联系到市台和省台的记者,甚至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记者。”
薛家良没想到这个单薄的年轻女子,说话居然这么冲,而且目光话语犀利,透着一种先天的敌视。
薛家良不认识她,更没有得罪过她,她这种先天的敌视,恰恰验证了罗锐刚才说的话,她潜意识是在抵制他这个新到任的县委书记,是在继承李书海的“遗志”,将抵制污染进行到底。
闫广冲着骆霞问道:“骆霞,你不是跟着招商局去南方考察了吗?”
骆霞听闫广这样说,她的眼睛里便浮现出一抹伤感,也许,她想到了离去的那个人,是他为了不让她跟他面对离别时光,通过台长,将她派出去考察,让她成为随团记者,昨天半夜,考察团才回来,但是他已经走了,她才知道,博阳的天换了。
她在今天早晨意外得知宝水村和周边几个村的老百姓要堵国道,抗议药厂污染,她如同抓到了一根让她发泄郁闷的稻草,二话不说就赶到单位,带着另外两名记者赶到现场,进行现场报道。
不能不说,她的到来,使现场的气氛立刻升温,老百姓争相对着她的话筒诉说着,情绪激动地声讨药厂的污染问题,声讨县委、县政府只顾GDP不顾老百姓死活的问题。
由于不分管招商局,所以闫广并不知道考察团已经回来了。
骆霞黑亮的大眼睛看着闫广,很不客气地说道:“闫主任,我随团考察没错,但我就不能回来了吗?”
闫广被她噎得无话可说。
薛家良很讨厌这个记者,他心想,就是此时李书海站在你后面给你撑腰,你也不应该这么没大没小没深没浅吧,他觉得这个女人有点自以为是,简直就是无组织无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