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科研项目,说句很现实的,军部方面不求他们真把战舰给搞出来,但求从零到一,将此次科研任务定位为技术储备项目。
与原本历史上完全相同,不求一蹴而就,但求稳中有进,哪怕只是进步了一毫米,都算是巨大的成功。
咱们家,从不缺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将这种精神作为毕生信条的科研工作者!
所以,现在既然李墨同志已经把‘1’搞了出来,还用得着患得患失的害怕失败吗?
“童争先同志的建议……我认可!”
洪闯也不再拒绝了,第一个举手同意。
其他四位科研大牛,也很想亲眼看一看李墨研发出来的动力系统,到底能做到哪一步,纷纷举手表示同意。
在李墨演算、画稿的同时,这六位科研大牛也没闲着,早就把舰艇模块部分图稿画了出来。
事不宜迟。
当即就打电话给远在威海卫交流的张少阳,告知他科研团队做出的决定。
舰艇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张少阳同样非常高兴,挂断电话后,又给军港代负责人说明了情况,把所有一切都安排下去。
1979年正月二十二,2月18日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