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这个部分就只能让书院外出约稿了。

余杭文风兴盛,话本小说原本就很流行,不行就高价收购一本好小说连载着。

第四个板块,便是所谓的广告。

这里的内容是介绍京都某个酒楼、茶馆的美味特色,什么药店的灵丹妙药之类的。

但是翰林院是有底线的,这些广告都是查证后才会贴出。

如果是骗子的广告,翰林院是肯定不会刊登出来的。

这个部分倒是成了《余杭日报》最好办的版块。

余杭的商业发达,想要刊登广告的商铺太多了,只要考证过质量,不要虚假宣传,就可以接这些生意。

赶鸭子上架,方浩只好领着书院的老师学子,匆匆办出了第一份《余杭日报》。

在收集新闻的时候,方浩察觉,港口的商贾们对于商品的当日售价十分关注。

方浩问过才知道,港口的物价变动太快,有经验的商贾在购买物品前,都会参考前几日的价格。

方浩决定在地方新闻上增加一个类目,刊登当天主要货物的价格。

这样的话,来往余杭的商人,都会买上一份《余杭日报》当做参考。

而报社只用雇佣一个小童,每天询问各类物品的价格就行了。

小说的部分,书院找到了一名落魄的秀才,让他在报纸上发布自己的连载志怪小说。

于是,第一期《余杭日报》,终于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