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多明说出的理由也很充足。
大周建国时的商税,比现在都多!
现在的商业,可比大周建国时繁华多了!
大周的大商贾,也比当初多得多。
但是商税却比当初还要少了!
这明显不合理!
钱多明觉得,这是因为商贾中,普遍都有偷税的行为。
钱多明认为,这是地方县令疏忽职守的原因。
朝廷要把商税的课程,放到对县令的审核中。
这个奏折一发,朝野立马动荡起来。
御史们全部指责钱多明的做法是“害民”!
御史们的观点也有理有据,如果把商税的增幅,算作朝廷考核的课程。
而县令级别的官员,升迁的标准就是考核。
如果连续不过关两次,就会免职处分了。
如此一来,为了能通过考核,肯定有县令会为了成绩,勒令百姓,弥补商税。
甚至有的寻常百姓,会因为商税征收破产。
这种事情,以往也有案例。
御史们说出了汉武帝时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