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种植棉花的印地人不懂其中技术,懒惰的他们压根不打理田地,所以他们种植的棉花,英吉利人都不收。
质量远不如漠北的棉花,但也是棉花嘛。
井川浩三察觉了这个商机!
他果断的派倭国商人,倾尽家产的去采购印地的劣质棉花。
运来倭国以后,江户的工厂,立马火力全开的织布。
倭国可不比大周,他们对百姓是十分残酷的。
女人和孩童都被驱逐到工厂里,不分昼夜的做工。
而男人则在码头上做辛苦的体力活儿。
许多孩子被工厂的机器烫到,但根本没有人管。
在这种几乎狂热的氛围下,倭国终于生产出了棉布。
虽然不比大周的棉布舒适,也不比英吉利的厚实,但起码是棉布了。
倭国人也明白,但凡一摸,就可以知道倭国棉布与大周的区别。
井川浩三索性一咬牙,决定再次把这些棉花卖去印地。
这样一番操作,倭国终于有了收入。
这段时间,倭国幕府全凭挖掘金矿,才维持收支平衡,这下终于松了口气。
总算有自己的产业了。
倭国幕府特别的开心,他们的商人又发现,大周已经开始流行起成衣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