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大周人的性格比较中庸。
上策要在小池底建造水坝,耗资巨大。
不光需要二十万的民工,还会消耗大量的钱财。
按照胡晟晨的想法,朝廷应该会选择中策。
中策的好处就是工程虽然时长长,可不算激进。
只需挖通下游的老河道,需要的民工也不多。
而且这个方案能修上好几年,慢慢的来。
这就是大周朝廷一向喜欢的徐徐图之。
但是没想到李天看到上中下三策后,立马拍手道:
“胡晟晨的这个方案很好!”
正在协助李天批改奏折的唐含雪也说道:
“康乐公这三策的确不错!”
“特别是这个中策,很老成持重。”
“陛下是打算派康乐公去疏通旧河道吗?”
没想到李天却说道:“什么中策!”
“康乐公的上策才是最佳的,朕要选上策!”
上策?
唐含雪惊呼一声。
按照胡晟晨的上策,朝廷至少得召集二十万的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