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南和卢毅几人哄笑成一团。
群里好不热闹。
林芸一直在旁边做热心的吃瓜群众围观。
而那天晚上,陈淤果然不负众望的,从蔡青那边套来了来参与会议报告的六家科技公司的名单。
名单上的名字都在业界耳熟能详。
虽然其中也有几个最近才火热出圈的新公司,可论知名度,这些科技公司妥妥排在了他们这个专业的毕业生想要应聘进去的前十名。
陈淤让他们商量一下,尽快给个答复。
陈淤:演练也要时间。
更何况完全不擅长会议报告的石跃几人。
石跃看着那长长一串名单,从上到下仔细浏览了一遍。
浏览完,想了想,才说,“这几个里面没有我特别喜欢的公司。”
石跃:“我就先不凑热闹了。”
这样一来,就只剩下顾南卢毅和秦斌。
秦斌没有说话。
顾南也几乎同时拒绝了。
顾南倒不是因为没有喜欢的公司。
而是虽然喜欢,但很多时候他们做选择的时候也会换位思考。
考虑自己的能力够不够,按照往年的招聘水准,自己能不能进去。
顾南很显然,是那个有中意的公司,但自己能力不够进不去的人。
那就没必要浪费机会了。
最后,卢毅和秦斌两人和陈淤开了个小窗口去秘密私聊。
他们两都感兴趣,但拿不定主意,找陈淤帮他们参谋参谋。
商量了一圈下来,最终,汇报项目进度的人,从陈淤一跃变成了以前在小组里子没有存在感的秦斌。
选中秦斌的时候,陈淤在群里圈了一下他,简单公布了一下这个消息。
林瓷后来看到以后,还特别诧异的问他,
“秦斌,真的行吗、”
林瓷有点儿怀疑。
一方面,秦斌以前给其他人印象,除了安静寡言,就是沉闷无趣。
没有其他印象了。
秦斌没有什么大问题,属于很典型的那种技术宅,心也不坏。
他认识陈淤,还是上大学以后,被顾南一起带进来的。
秦斌跟顾南关系比较好,只不过一个更活跃一点儿,一个则沉默寡言只习惯多做少说话。
另外一方面,林瓷也担心,这一次的汇报虽说只是一个项目进度的汇报,可无疑,现在公司那边派人来考察他们的孵化情况,一方面是来看看情况,另外一方面,以她以往对职场的了解来说,
极有可能,他们也是为了看看这些项目还有没有做下去的必要。
林瓷说,“我以前在国外实习的时候,也遇到这种事。”
只不过她那时候是跟一帮一个导师名下的同学一起竞争。
导师也是最开始给了他们每个人一个案子。
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帮委托人打官司。
可官司打到一半儿,才开庭了一次,导师就带几人一起开了个会。
每次开庭的录像导师都看了。
每次看完,都会在个人评价表上划一笔。
到最后,第一圈开庭下来,那个导师名下的实习生,瞬间少了三分之二。
其实就是及时止损,减少不必要的付出。
林瓷猜,这些科技公司估计也是一样的想法。
林瓷的想法跟陈淤不谋而合。
但陈淤却秦斌的看法却跟她不同。
“嗯?”
“怎么不同、”
陈淤想了想,才跟她说了一件事。
那是陈淤还没到毕业前夕发生的一件事。
大概两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