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川都双流,今日小雨。
常威从羊城回京的时候提了个箱子,走的时候依然是的。
木头箱子在很久以前应该是金黄的颜色,那时候它刚刚被木匠打造好,又刷了光亮的桐油,被父亲提着从长胜村到京城求学。
这么些年过去,色泽微熏暗沉,铁皮做的包边也已经有了锈迹。
老旧的箱子,装的总是时光和回忆。
还有母亲对游子的爱。
杜野撑着伞把常威手里的木箱接过去,轻轻的放好。
这里面也有杜奶奶给他带的东西。
“怎么样?习惯这边的气候了吗?”车辆启动后,常威靠在副驾驶上,语气轻松。
面对常威时,杜野依然谨小慎微,丝毫不敢提姐夫这件事,“还行,我们出京的时候还是冬天,这边已经入春了,就是湿气重了点。”
“所以这里是吃麻辣,可以发汗。”
“嗯,麻味我还没完全习惯,倒是常妲倒是挺喜欢,不过小蛮不能吃辣,所以我们一般吃的很清淡。”
常威想着小丫头的可爱模样,心绪飘起来。
杜野顿了顿,看常威没在闲聊,便开始汇报起工作,“组长,俘虏这边的审讯工作已经完结,随时可以押解入京。”
“我来就是为这个事。”常威点点头,“战局到了哪一步?”
“3月开始平叛,现在已经摧毁了山南的叛军基地,基本上进入肃清工作,这方面比较麻烦,地广人稀,估计得要花费一两年时间。”
“这是正常的,想要一劳永逸,就得一次清理干净。”
这里面涉及到习俗,综叫,也是不能细说的内容。
只是常威觉得,老百姓的生活是不能被规定的,应该按自己的意愿来表达。
他们信或者不信,都应该有选择的权利,而不是生下来就被固定。
“还有一件事,我奉命过来组建山南的调查局,人员方面,一个是从川省抽调,一个是从少族里培养,你这些天多物色些人选我先看看,我只能待一个星期,还要赶去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