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喜事连连!
啊,这个……
听到农业部这位女士的问话,张沈飞的眼神中闪过一抹尴尬。
什么什么什么啊??听都听不懂……
他哪知道这些专业性的东西呀???
从头到尾,他根本就没有研究过杂交水稻。
非要说贡献的话,也就是他在空间中发现了雄性不育株的父本,并将其交给了原龙平。
至于副本和其他版本的结合,筛选,孕育,培养下一代,这些都是原龙平在做的。
哦,对了,还有就是在原龙平和金老师撕破脸的时候,他跑了一趟南湖省,将所有的实验稻苗一起打包带走,收进了空间里。
听说当时弄丢了那两亩实验稻苗的人,到现在死活都想不明白,他到底怎么在几分钟之内把那些稻苗给弄走的?
这人越想越钻牛角尖,后来直接住进了精神病院,到现在都没出来。
收好那两亩稻苗之后,
他又将它们送到燕山小舅舅家,集全村之力保下了这珍贵的可以改变全国人民命运的水稻苗。
咦?
张沈飞一开始心中有些忐忑,总觉得自己没付出什么。
可是这么一复盘,似乎,好像,可能自己做出的贡献也不少呀!!!
毕竟,如果没有自己的帮助,稻苗被毁,全国人民不知道还要多挨多少年饿呢。
简单来说,他觉得自己做的事情虽然不多,但是每一件都在裉节儿上。
有道是秤砣虽小可压千斤,
他本来就是一个配得感很足的人。
这么一想,立刻就觉得自己作为杂交水稻论文的第二作者,似乎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再次看向农业部的这位女教授的时候,张沈飞眼神中已经没有不好意思,反而很是坦荡的说道:“这个问题我不太清楚……主要因为我跟原老师负责的方向不一样……
不过你放心,你刚才的问题我已经记录下来,等下次见到原老师的时候,我就会仔细的询问一下。”
“好,那就太麻烦你了。”女教授一边说话,一边从裤子的口袋里掏出一支铅笔和一张纸,“我把我的联络方式给你……”
张沈飞十分坦然的接过那张纸,两人又聊了几句之后,就此分开。
看到女教授离开,
一旁的老赵立刻忍不住的开口说道:“我说老张,你什么时候还开始研究农业了??杂交水稻……那是什么玩意儿呀??”
水稻不就是水稻吗?怎么还扯上杂交了?
在他的印象中,凡是杂交的不都是动物吗?
杂交的小狗叫串串,杂交的马叫骡子……至于杂交的人,那叫杂种……
他挠挠头,眼中闪着一抹清澈的愚蠢:“你们说那个水稻是跟什么杂交的??麦子还是玉米??”
要是跟麦子杂交的也就罢了,要是跟玉米杂交的,那不得长到两米多高,那谷穗得有二十公分。
嘶!!想到这里,老赵顿时激动无比。
“真要成了那个样子,以后咱们还不是想吃多少粮食就吃多少粮食啊???吃饱了大米饭,什么帝国主义都能给他干死!!!”
建国已经十几年了,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为了能够吃饱饭,大家付出了太多太多!!
张沈飞哑然失笑:“大哥,你想到哪儿去了??什么杂种狗,杂种驴的?”
他大致的跟老赵说了一下杂交水稻的模式,可老赵压根听不懂。
只是表示水稻没有能跟玉米杂交,长出二十公分的谷穗,他很失望。
“甭说你失望了,我还失望呢。有本事你研究去!!”张沈飞怼了他一句之后又说道,“走吧,赶紧去塑料厂,去晚了人家就下班了……”
“得,什么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的,还是先把正事给办了吧。”老赵也表现的对杂交水稻并不是很在意。
毕竟现在袁隆平的论文只是在他们学术界引起了轰动。
距离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还有着很长一段距离。
……
一下午的时间,张沈飞跟老赵去了塑料厂,将胶皮二格化粪池的图纸给了对方。
双方讨论过之后,一致认为这件东西可以搞,而且推广到全市九成乃至全国的可行性还是很大的,于是敲定了先做十个样本出来。
晚餐没赶上回家吃,
张沈飞又敲诈了老赵一顿卤煮火烧。
吃饱喝足之后,他迎着冬日的晚风骑着自行车,朝着鼓楼东大街而去。
离过年没有几天了,大街上年味渐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