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本花名册被放在一个很薄的小匣子里,那匣子薄得好像是给花名册包了个书皮一样,但匣子却是用特殊材质制成的,坚不可摧,水火难侵,唯有解开匣子的机关,才能取出那本花名册。
曹静和迫不及待地想要打开花名册找寻江沧的名字,她想亲眼看到兄长的身份可以被光明正大地公之于世。
也许是因为此前这本细作花名册经历了太多波折,曹静和甚至都觉得找寻江沧的名字也不会太容易,她可能要一页一页地翻,一页一页地找,万一错过去了,还要重新再翻一遍。
可曹静和万万没想到,那本花名册第一页第一列的两个名字,就让她惊住了。
第一个是王真,第二个便是江沧。
原来,在王贤创立谍报组织的最一开始,他们二人就已经加入了。这个谍报组织最初的两位谍者,便是王真和江沧,他们一个是王贤最疼爱的独子,一个是王贤最器重的学生。
江沧少时曾在吴兴书院读书,但是回京备考后,便在成国公的努力举荐下拜入王贤的门下,受到他的诸多点拨。那时江沧还是世子的身份,尽管成国公与戚文的婚姻并不长久,可是作为一家之主,总归是要用心培养世子的。
唐玉曾告诉过曹静和,他跟随王贤读书时,便会听到王贤在他面前提起江沧,总是赞誉有加,可他也不曾有机会见到江沧。
后来,江沧很快就考取了功名,可惜没过多久,戎狄来犯,江沧的人生便走上了这条秉烛夜行之路,而唐玉也终于在这条同样的路上,与江沧走在了一起。
曹静和伸出手,轻轻抚过江沧的名字与代号,她又一页页向后翻去,她看到了唐玉,还看到了小鸥,那个已经被圈了黑框的名字。其实,几乎每一页上都有人的名字被圈了黑框,根据名字旁边的朱笔注记,可以看到很多谍者早就已经牺牲了。
曹静和是建章宫统一培养出来的细作,与其他细作是不同的,所以王贤给建章宫单独开了一页,曹静和在那里看到了自己的名字与代号,还有建章宫其他姐妹的。
当年戎狄攻陷长安宫,她们在战火中各自奔向自己的据点,自此一别,竟有那么多人已经长眠于异地他乡,再无相见之日。
但曹静和明白,其实那些没有被黑框圈起来的谍者,也未必就真的还活着,他们也许是牺牲在了无人问津的地方,没有战友知道,也没有人传回他们的死讯,他们的名字就这样被永远留在了这本花名册上,无生无灭,永垂不朽。
细作花名册送达,皇上便吩咐了贺怀君去联络花名册上的谍者,看看到底还能找到多少人。花名册上无法完整地记录每一位谍者的生平,贺怀君只能通过代号与据点依次送去消息,然后等待着也许再也无法传来的回音。
但是,他们只要还活着,皇上总会有嘉奖的,哪怕是牺牲了,他们的家人也该得到抚恤。
江沧的身份终于得到了证明,世人瞠目结舌,纷纷扼腕,却没有几个人去江府门前凭吊。
大家都知道,是他们错怪了他,是他们逼死了他,可是曾经走上街头义愤填膺的他们,曾经挥动手臂请皇上诛杀叛臣的他们,却在这个时候变成了一个个缩头乌龟,没有人敢承认自己曾经侮辱、打骂过江沧,他们只抄着手,低着头,不敢吭声。
皇上心里也明白,江沧毅然自杀,留下遗书以死明志,并不仅仅是为了给女儿素素铺路,也是为了给皇上留后路。日后江沧的身份一旦能得到证明,也并不会让皇上难堪,并不会陷皇上于不义。因为他是自尽,不是被皇上处死,皇上不必因此背上昏君的骂名。
但这其中,最失魂落魄的就属江渊了。他满心欢喜地把这本花名册揣在怀里,连睡觉都要睁一只眼睛,就是为了把它完好无损地送回汴京,为兄长证明身份。
可现在他们却全都告诉他,江沧已经自尽了。
这让他怎么接受?
如今,江渊麻木地领了封赏,便回成国公府去养伤了。由于江沧被平反,成国公也解了禁足,官复原职,他的心中一时悲喜交加。
喜的是长子江沧竟然也是为大周立下汗马功劳的大功臣,悲的是自己竟然从未看出过这一切,从没给过江沧一天好脸色,甚至还将他逐出家门,从族谱上划去了名字,还让他把世子之位让给了江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