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道教秘所终于被林承等人找到,被民间流传称为“驱魔之尊”的茅山,现在他们三人就处于其中。通常电影里对茅山的想象与描述都只是导演根据相关资料编著而出,真正的茅山又是如何展现它的神秘的一面,谁也不知。林承三人盘走在茅山的景色小路上,心里异常激动,因为他们即将目睹与见证传说中不为人知的道派,里面的法术奥决是否真是神乎其神,他们也很想知道。
时节恰赶上春季,林承三人算是有幸看到这世外仙境的最美之貌。虽是夕阳刚下,但仍能看到万物苏醒,绿意盎然,花色争美。四壁飞瀑帘珠,晶莹剔透,栈道古朴纯素,令人怀思。小溪潺潺,湖水成片,珠水四溅,星湖烟雨。置身仙景之地, 细赏轻烟漫舞。亭台红染映衬, 玉带轻卧其中。恰如踏雨而来, 又似随风飘去。林承三人步履其中,犹如远离喧嚣,到达隔境。
走过了栈道,跳过了溪石,林承三人欣赏着一路胜景,盘到了山上,走上了一条绿荫之地。三人沿着这条两旁绿荫的小道,又直直的向前走了十来分钟,上面被粗枝绿叶遮蔽,里面一长条的阴影,远远看去,远处的小道出口却是显得很有入境之感,仿佛走到了那点夕阳光下,便可一睹茅山真貌。
林承三人走出了绿荫小道,在金黄色阳光的映照下,眼前真如出现一洞天福地。他们三人虽已到了山上,却看着眼前的景象仍是一种仰望敬重之感。茅山之上香烟缭绕,草庵小庙随处都是,刚入道口,钟磬之声不绝于耳。下面的草庵小庙是供道人打坐静修之地,经过一条弯曲石路,一条灰色长阶便可直入眼帘。台阶很是绵长,仰望之下却不能窥全貌。在眼光所到台阶的尽头处,隐约可见一座古老气壮的建筑。
“快走吧。前面的建筑应该就是茅山道派了。”林承眼睛丝毫没有转移的看着远处那片隐约可见的建筑,口中却是催道。
三人又接着走上了那段石头路,一路上一些小庙和草奄里还坐着闭目静修的道人,青色布衣着装,手中执着拂尘或宝剑。林承本想过去询问一下,但见其人静如磐石,打扰不便,于是就走开了。
三人走着扎脚的石头路,上面的石头棱角锐利,犹如钢钉,走在上面,虽是隔着鞋底,却还是能感到阵阵刺痛。忍着脚下的疼痛,林承等人终于走到子那条长长的云阶下。远处看到不觉得太高,近景一看,犹如仰望着天穹一般,台阶顶处雾云缭绕,本可窥得一角的建筑,此时却已被这云阶完全隔离。
“呼~”小同长呼了口气,看着眼前高耸如云的台阶,倒是让他们感到十分的惊叹,这样要走上去要花长时间。
“时间已经拖得太久了,我们还是快点上去吧。累也不是这一次了!”林承也感到了这台阶之高,但却是没有生出畏缩,而是催促快上去。
林承说完后,便自己上了第一层阶梯。小同和紫妹见后也随之而上。
一古朴素雅好似书房布局的道房内。
“悠悠古道,不在于时间长短,而在于坚持与否。”一白发垂须,白衣道服打扮的老者,抚摸着自己的白须,悠然自语。
“太师尊,长云梯上有三位外来之客。是否予弟子去迎接。”一盘着乌黑发髻的小童轻步走进的道房,小心规矩的跪拜道。
“吾辈茅山已是隔天之境,不比往昔香火盛地。如今茅山以法术神通为道,除魔去妖乃是本则,凡尘之事已不再眷恋。幸有善男信女到访,必有一应。此应灵与不灵皆由诚心与否。他们到后,就随至我的这里吧!”白衣道者纹丝不动,口中清音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