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蔡琰蔡文姬

“县尉您调侃我倒无所谓,但是不该平白污了淑女的名声。”

见冯翔这般维护那叫蔡琰的小娘,秦泽只得开口致歉,随后故作感叹道:

“居然和河东卫家这样的大世家定亲,看来这位淑女的家境也不一般啊。”

“那是自然,淑女所在的蔡家也是仕宦之家,淑女的父亲更是我大汉最著名的大学问家,曾做过东观校书郎,更是主持了熹平石刻的……”

说到这里,冯翔忍不住四下看了看,这才压低声音道:“……更是主持了熹平石刻的蔡邕蔡伯喈。”

“蔡邕?”秦泽先是一愣,旋即神色大震,忍不住提高声音道:“谁,蔡邕,你说她父亲是蔡邕!”

冯翔连忙一拉秦泽:“县尉,您小声点儿,伯喈公因为密言之事,得罪了十常侍,不得不隐匿不出,免得遭受他们的迫害。”

“我父亲当年和他交好,因为我县的事情传到其避居之地,故而之前他曾来信询问,我父亲知他正避祸,加之我巴郡闭塞,也适合避居,所以去信邀他前来闲居一些时日。”

冯翔的解释秦泽自然没有听在耳中,此时他脑中尽是蔡邕和蔡琰这两个名字:

难怪之前他听蔡琰这个名字的时候觉得有些熟悉,现在仔细一想,这不正是命运多舛的大才女蔡文姬的名吗?

先嫁河东卫家的卫仲道,结果这卫仲道是个短命鬼,洞房都没入就挂了。

大家族自然不会觉得自家人不行,所以把卫仲道的死怪罪给蔡文姬。虽然蔡文姬被蔡邕接回老家,但想来名声该是被卫家给毁的差不多了,一直没能嫁人,最后被匈奴人抢走。好不容易被曹操救回来,又因为下一任老公董祀犯罪去求曹操,虽然得免,但却心中忧愤,作下《悲愤诗》之后郁郁而去。

至于蔡邕更不用说,这可是东汉历史上极为有名的大学问家,不过其命运也和他女儿差不多,也是命运多舛。

前半生还算得意,师从大学问家胡广,做过县令,郎中以及议郎等职位。

更是主持了熹平石刻这样的文化大工程,从而得以在历史留名。

不过后半生却是过得极为艰难,因为密奏言事,得罪了十常侍,导致不得不南下避祸,足足十二年不敢回乡,好不容易十常侍都被袁绍曹操等人干掉,不想又迎来了董卓专权。

虽然董卓对他不错,但也不过是在利用他的名声为自家脸上贴金而已。

好不容易专权跋扈的董卓死了,没想到因为一时口快,又得罪了大权在握的王允,被同为文人的王允下狱处死,真真可悲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