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我可能成了刘备的干岳丈

第222章 我可能成了刘备的干岳丈

事物皆有两面性,有人欢喜得意,自然就会有人悲伤失意。

周慎一方的人奈何不了秦泽,那是因为秦泽手上有斩杀边章以及解救近两万被俘汉兵的功绩在手,但是随同周慎一起出兵的参军事孙坚却无有这般大的功劳在身。

尽管有张温力保和秦泽有意让给孙坚的功绩作保,孙坚还是不可避免的失却了继续待在征伐军之中的机会。

中平四年一月底,参军事孙坚被免掉参军事职位,召回朝中做了议郎。

议郎,本是郎官,始于秦朝,两汉沿置,属于光禄勋。但看这个官职的名字就知道,这是个掌谏议以及顾问的官职,可列朝中,和诸多大臣们一起讨论事情。

但它除开顾问应对以及建议之权之外,别的事情却也什么都干不了。

而在东汉,议郎是个很神奇的官职。

你比如说有些县令县尉什么的在自家职内做的比较好,但是朝中一时没有合适的位置给你做,那就召你回朝做议郎,意思就是让你先找一份儿有工资的活儿干着,等有人腾出位置了,你便可以高升了。

还有就是若你郡守做的不好,那也别做了,回来继续做议郎,等到有人拉你了,再去升官做其他的。

也就是说,这个职位可以是从低往高升职的等待点,也可以是从高往低职位下放的处罚点儿。当然了,那些有名望或者辞官的人,再被朝廷征召入朝的时候,也都会先在议郎的职位上待上一阵儿。

所以孙坚被朝廷召为议郎,其实并不算是被降职,毕竟议郎有六百石,比参军事五百石的职位还高一百石。

但对于孙坚这样希冀在马上博取功名的人而言,离了征伐军而回转朝廷做议郎,其实就跟降职没什么区别,毕竟他一身的本事在战场上极有用处,但是在朝中恐怕就难以施展开来。

然而不管是愿意不愿意,孙坚都不得不离开征伐军,回转朝中做议郎。

便在孙坚离开的前一晚,秦泽在自家营中摆酒,为孙坚践行。

酒至半酣,菜过五味。

秦泽和孙坚都是武将,自然不会如同文人那样动不动就诗文唱和,两人所聊皆是兵事。其中孙坚对秦泽言其在县内剿匪,于太平道作乱之时剿黄巾的事迹;

秦泽则向孙坚谈及自家在郡内剿匪,于县内荡涤毒虫猛兽,在五斗米道作反是平定五斗米道的事迹。

两人虽然年岁不同,但基本上战斗的轨迹却是相差不大,是故越聊越投机,不可避免的聊到了边章、韩遂的叛乱,聊到边章、韩遂的叛乱,自然绕不开去岁斩杀边章一战后,秦泽为孙坚输血,救了孙坚性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