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朝堂之争(一)

第243章 朝堂之争(一)

秦泽有些晕沉沉的走出袁滂的中军帐,他怎么也想不到,袁滂想要为他牵线搭桥的竟然是蔡邕的女儿。

你没看错,就是那位东汉大文学家、大书法家,因为感激董卓的简拔,在董卓死后在其尸体边哭泣,惹恼了王允,最终被王允下令处死的蔡邕。

秦泽可是万万没想到,蔡邕居然是袁滂的亲外甥,蔡邕的娘就是袁滂的妹妹。

至于袁滂提的是不是那位闻名后世的蔡琰蔡文姬,秦泽就不能确定了。

而且据他前世的人们考证,蔡邕可是有两个女儿的。其中一个就是蔡琰,原本被被人称作蔡昭姬,其后因为避讳司马昭的名字,后人记作蔡文姬,著名的《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就是出自她的手中。

而另外一女叫什么并未被记载,只知道她嫁给了羊衜(念‘道’),更生了三国后期相当出名的一位将领羊祐。

所以如果蔡邕只有一个女儿的话,那就该是蔡文姬,不过蔡文姬这时候应该是嫁给了河东卫家的卫仲道吧?

是了,历史上据说卫仲道短命,好像是蔡文姬刚嫁过去卫仲道就去世了,蔡文姬也因此被卫家看作不祥之人,蔡邕一怒之下就接了她回老家居住。

这么一算还真的有可能是蔡文姬。

但如果蔡邕有两个女儿的话,那就不一定是蔡文姬了,因为秦泽并不知道卫仲道是什么时候死的,说不定有可能现在人还活的好好的。那这么算来的话,袁滂提的应该是蔡邕的另一个女儿,若真的是这个女儿许给秦泽,那自然就没有羊衜什么事儿了,这么一来的话,那羊祐就不会出现了,这……

秦泽在袁滂说出蔡邕的名字后就想了这么一大通,所以搞得自己迷迷糊糊的,面对袁滂的闻讯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持了什么态度,只得听之任之。

中平四年十月中旬,袁滂带着董卓等人回转京兆,只留给秦泽一万余人驻守汉阳郡。

十月底,在武都郡的马腾经过一番考虑之后,也向朝廷求和,朝廷让其将兵带到京兆,听候后续处置。

足有十万兵马的韩遂都妥协了,马腾自然不敢多说什么,老老实实的将兵带到京兆,等待朝廷的处置。

马腾的求和意味着凉州的叛军全部被讨平,袁滂回朝的时候,正赶上太尉崔烈被罢免。为了奖赏他讨平西凉叛军,去掉朝廷一个心腹大患的功绩,灵帝难得大方一会儿,没有伸手朝他要钱,就任命他做了太尉。